白族有哪些具体的风俗习惯?
白族风俗习惯 白族基本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制度。儿子们结婚后立即分开,父母通常从最小的儿子开始住在一起。地主阶级中,有少数“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的人不通婚,但叔伯、表兄弟之间有通婚的习俗。无子女的人也可以收养同种族兄弟的孩子(领养)或养子。有女儿无子女的可以招收子女,夫家和养子必须改名才能取得财产继承权。
婚俗有娶新娘为妻的习俗。迎娶新娘的男方不仅享有与未嫁女方男方同等的社会地位,而且受到邻居、女方家庭成员的尊重。与亲戚朋友同居,并享有继承女方遗产的权利。妇女对家庭财产的权利以及赡养父母和照顾弟弟妹妹直到他们长大的责任。人们把这种习俗称为“上门”。
一些白族家庭还打算把儿子“嫁”进来,让姨妈进来。因此,民间流传着“送儿子来接姨妈”的俗语。白族的婚姻虽然是父母包办的,但年轻人的恋爱活动相对自由。如果关系确定,男方愿意到女方家来,在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后,女方家人会邀请男方以及男方父母的几位亲友到家中。女方家招待客人时,长辈必须在众人面前招待。当着亲友的面,他改了姓氏和名字e.
从此,他随了妻子的姓氏,不再使用原来的姓氏和名字,并按照女方家里的排行来确定男人的排行。从此,男子结婚后,就成为女方家庭的一员。同辈的人只能互称兄弟。称呼与他人结婚的男子为“姐夫”是禁忌。 “姐夫”或“舅舅”。
元朝以前,白族全体信仰密宗佛教。受此影响,白族地区盛行火葬。元代以后,由于内地汉族和汉文化的影响,土葬改为土葬。葬礼一般都很隆重。
平坝地区的白族以水稻和小麦为主,山区的白族则以玉米和荞麦为主。白族喜食酸、冷、辣等口味,擅长腌制火腿、弓鱼、油鸡棕、猪肝等菜肴。他们还喜欢吃一种风味独特的“生肉”或“生皮”,那就是烤猪肉。做成半熟,切丝,配姜、蒜、醋等食用。白族还喜欢喝烤茶。
猪肝肫的制作方法大致如下:将新鲜猪肝、五花肉、猪肠、排骨洗净,放入锅中煮至半熟,取出晾凉,然后将猪肝、猪肠、五花肉切块。块,将排骨切成小块。然后,加入10%比例的盐、12%比例的辣椒粉、花椒粉150-200克、胡芦巴粉50-100克,浓烈即可。酒1斤,调匀,放入陶罐中,压紧,密封,置于通风阴凉处。三四个月后即可打开食用。当你你封口,猪肝肫特有的香气扑鼻而来。吃的时候,把猪肝盛在碗里,昨天放进蒸锅蒸锅里。蒸好的猪肝、猪脾滑润油润,香气诱人。味道香辣咸嫩,鲜美可口。是白族农民招待亲朋好友的一道佳肴。如果吃米粉或者面条,用它作为盖子盖住菜肴,味道会更好。白族喜新房的风俗及贺歌 在白族地区,盖房子是人生三件大事之一。自然要举行隆重热闹的仪式,并根据仪式唱贺歌。建造新房时,首先要选择吉日,用石基开始建造。石基打好后,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有的地方二至三年,白族称这段时间为歇墙)。矿石建设开始。施工期间应唱贺歌。贺歌由木匠在不同时间演唱的《上梁歌》和《丰龙口歌》两部分组成。当梁升起时,就应该唱这首歌。在唢呐、锣鼓的欢乐声和恭喜的欢呼声中,当班木匠身穿红袍,从师傅手中接过大红公鸡,走出堂屋,唱道:大红公鸡真好。公鸡,你可以在家报告。到了五更,师傅造金屋的时候,我就用你来报佳音。在吉祥的日子和美好的时光大声唱歌。世界各地的朋友互相祝贺,大家唱歌庆祝美好时光,每一天都是新的。他一边唱歌,一边在人们的祝贺声中爬过脚手架,爬上用两根中心柱搭建的临时阳台,向东、西、南、北、中拜,并高声唱道:“一分龙头生学生,二分龙头生学生。”尾巴伸向天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