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节日。
土家族的哭嫁习俗不知起源于何时。战国时期,赵国公主嫁给燕国成为皇后。她的母亲赵太后在她临走时扶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希望她永远不要回来。这可能就是婚中哭泣习俗的起源。
这种习俗直到清末在四川农村仍然盛行,并随着地区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解放前,听老人说,早期结婚的时候没有不哭的。如果女孩结婚了不哭,就会被邻居视为没文化的人,成为笑柄。相传有一个嫁女不哭被娘打的故事。当然,母亲也算是一个领衔导演。
在旧时代讲述的故事中,我轿子到门口,父亲逼他喊“风哭咒媒”。可见,哭嫁是有歌词的,具有表演性质。最初是用来渲染气氛、表达悲伤的。我很开心;不过,因为包办婚姻,就会有很多人哭骂。
3月15日龙王庙会,又叫黑龙潭会,既是纳西族祭祀龙王的节日,也是各族人民的物资交流会。会议持续三到五天。参加庙会的有丽江及周边各县各族农民,还有大理、保山等地的商旅人士和部分外省客商。届时,黑龙潭附近临时开放的广场将布满商业棚屋、琳琅满目的商品、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当地人争相从内地购买生活用品,外商则购买当地的特产。这种相互的需求交流,促进了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会议期间还进行了唱滇剧、赛马、唱纳西民歌等文化娱乐活动。二月初八的北岳庙会是纳西族祭祀护法神或战神“三多”的盛大节日。北岳寺因南诏年间玉龙山名北岳,玉龙山麓建有三多寺而得名。纳西族相信三多是本民族最大、最权威的神,属于羊年。每年二月初八和八月的羊日,都要宰杀整只羊dly。三多寺信徒众多,在丽江各寺庙中颇受欢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