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的邀请。

我花了大约8年的时间收集了中国近9000个传统节日的信息。我大致整理了侗族的节日。

因为节日很多。这里我只写节日名称和时间。在后续的文章中,我将与大家分享每个节日背后的故事和文化。

日期以农历记录:

1.1:祭祖母(祭萨),亦哼日;

1.3:烟花节、朝龙、侗年;

1.15:扫阳春;

2.2:烟花节、龙王庙会、萨玛节、斗鸟节、接龙节、造桥节;

2.15:摔跤节;

2.21:斗牛节;

3.1:播种节、娄剧节;

3.3:风岩歌节、蓝色节、大悟梁歌节、福禄烟花节,3月3日;

4.8:女儿节、穆尔伯采摘节、手祭节;

6.4:临王节;

6.6:洗牛节、新米节;

6.18:六月节;< /p>

7.20:歌节聚会;

8.15:阿甘节、南瓜节;

9.9:生活节;

10.12:婚礼当天;

10.26:烟花节;

11.1:侗年;

12.20:林西烟花节;

12.29:婚礼节

节日会有地域差异,主要集中在贵州、广西、湖南。想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可以留言。我有很多相关信息。

侗族有哪些独特的文化?

作为一名侗族年轻人,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一些有用的信息。

我国侗族人口约290万,主要集中在贵州、广西、湖南三省交界处。此外,西部地区的恩施、宣恩、咸丰、利川、来凤等县也有少量。湖北省鄂北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散式。

虽然我们侗族一直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解放后,民族组织用拉丁文创造了“侗文”),而且我们的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但我们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天。侗族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无疑是“侗家三宝”:

第一宝:侗族鼓楼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说到侗族村寨,一定有一座侗族鼓楼,它被视为侗寨的灵魂。

侗族鼓楼是侗族村寨中最高的建筑。其巍峨雄伟,飞阁飞檐层层升起,形似宝塔。瓦檐彩绘或雕刻山水、花卉、龙凤、飞禽或古装人物。

该侗族鼓楼主要作为议事、唱歌、娱乐的场所。在古代,它还起到对外来入侵的警示作用。在很多侗族地区,过去一般不允许妇女随便进入鼓楼,除非是参加村里的集体娱乐活动(如跳“朵爷舞”)。然而,这种现象已经不存在了。

第二宝:侗歌

侗乡素有“歌的海洋”之称。侗族有“食养身,歌养家”的说法,可见歌唱在侗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侗族最著名的歌曲无疑是《侗歌》。侗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侗族是一种多声部、非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唱形式的合唱形式。有一个少则三四个人唱侗歌,多则数百人,十分震撼。在侗歌为世人所知之前,西方一直认为中国没有复调歌唱艺术。

1986年10月,9名侗族姑娘应邀赴法国巴黎参加金秋艺术节,并首次演唱侗歌,轰动巴黎。穿越远古梦境边缘的旋律。”

于是,侗族歌曲飞出大山,名扬天下,刷新了西方艺术界对“侗族歌谣”的认知。中国本来没有“和弦歌唱艺术”,现在侗族大歌也受到了国内流行歌手的关注,比如歌手尚雯婕的外国歌曲《爱情战士》就大量运用了“侗歌”和“蝉歌”,很有中国侗族音乐的特色,歌手黄峥在编曲中也使用了侗族歌曲nt《神仙》。

第三宝:侗风雨桥

侗风雨桥又名“侗花桥”。它由桥、塔、亭组成,全部为木结构,桥面铺有桥面。两侧设有栏杆和长凳,桥顶铺瓦,形成长廊式的步道。塔、阁建于石墩上,多层,飞檐翘角,顶部饰有宝葫芦等装饰品。它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的桥梁之一。因风雨桥主要供行人避风雨,故名风雨桥。

此外,侗锦、侗布、侗酸食、侗笛、侗稻农等民族文化也独具特色。如果您对侗族感兴趣,欢迎您评论交流,也欢迎您来参观、看、听河东乡下。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十三郎看世界”,我会和大家分享更多有趣的内容。

侗族是一个农耕民族,世世代代以农业为生。大部分分布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区,也有少量分布于湖南、广西等地。根据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可分为南侗族地区和北侗族地区。

贵州省东南部的黎平、从江、榕江和广西三江一带为南东地区。黔东南部的锦屏、天柱,镇远、铜仁地区的玉屏,湖南怀化地区的新晃、海峡地区为北东地区。北东地区受汉文化影响较大。

侗族没有文字。文化的传承靠的是老一辈的口头传授、心传授。它被传承下来以一首大歌的形式。侗族歌声远近驰名,素有“清泉之声”之称。 2009年成功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劳动歌曲、声乐歌曲、伦理歌曲、叙事歌曲等。声乐歌曲最为著名,主要是模仿动物叫声,如《杜鹃报春》、《蝉歌》、《蛙歌》等。 p>

除了大歌之外,还有表达男女爱情的琵​​琶歌。有黎平洪州琵琶歌、上中琵琶歌、柳东琵琶歌、榕江车江琵琶歌等。

鼓楼、风雨桥是侗族的标志性建筑。不用钉子,不用钉子,代表了侗族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鼓楼是侗族人民聚集、讨论重要事务的场所。 、风雨桥是休闲纳凉的好去处。被列为第一批f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是一个崇尚万物有灵的民族。他们的主要节日是萨玛节。萨玛节是南侗地区流传最古老、最盛大的节日。这里还有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残余。萨玛又名曾祖母,祭祀祖先萨玛,祈求风调雨顺、牲畜兴旺、五谷丰登。

此外,侗族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比如“行歌月光”男女交友之法。正月初七还有“升官”活动,如踩芦笙堂、跳朵爷舞、侗摔跤、侗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