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宝岛原住民)是居住在台湾省的少数民族。主要栖息于台湾省山区、东部沿海纵谷平原、兰屿等地。台湾当局称他们为“山同胞”,简称“山同胞”。由于地域和语言的差异,有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布农族、鲁凯族、卑南族、曹族、赛夏族、雅美族等。此外,已汉化的平埔人也超过10万。平埔族历史上包括10个民族。他们散居于台湾西部、北部、西南平原及沿海地区。他们长期与汉族杂居,通婚。他们接受汉文化较早,自19世纪以来已基本与汉族融合。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祖国东南沿海仍有散居人口4461人。nd。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无文字。不同地区的高山族使用不同的语言。主要从事农业、渔业和狩猎。
高山人自古以裸体为美。只用一块布遮荫,腰间系了一件毛皮。但接触汉族文化后,逐渐开始男子穿长袍,女子穿裙子,注重服饰的美观。衣服除兽皮、树皮外,多用自织麻布制成,并饰有色彩缤纷的图案。男装种类:北方常见无袖外衣、斗篷、胸罩、腰带;中间常见鹿皮背心、胸包、腰包、文胸、黑布裙;南方常见长袖上衣、齐腰裙、长裤。黑头巾等女装类型包括短衣、长裙和长衣短裙。雅美人的服饰朴素。男子用丁字布遮住下身,穿背心;妇女多穿背心、筒裙,冬天则用方布裹身。
高山族的饮食以谷类、块根类为主。他们一般以小米、大米、土豆、芋头为常食,也吃杂粮、野菜、野味。山区以小米和旱稻为主,平原地区以稻米为主。平埔人还专攻香米,喜食“百草糊”(鹿肠内的草浆与盐混合)。过去饮食都是以生食为主,现在吃、煮、享受都很有讲究。高山族嗜烟、酗酒、嚼槟榔。
高山族以前居住在靠近山水的洞穴里,或者利用竹子可以用来编织茅草或建造木屋。现在的住宅类型有木屋、竹屋、茅草屋、石板屋、茅草顶地下屋等,但十分注重风格与实用的结合。大多呈长方形或正方形,有门无窗。
高山族还有文身、纹身、凿牙、涅槃、穿耳、脱毛、束胸等身体装饰习俗。体饰一般是为了成年、美丽、婚姻、立功、荣誉等目的。
高山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近亲结婚。大多数男人和女人在自由恋爱中结合在一起。例如,泰雅族人吹口哨表达爱意,有的阿美族妇女到男方家送礼物表达爱意。丧葬形式上,泰雅族、布农族、曹族通常将尸体埋在屋内,埋在屋下。死者的床。排湾族和雅美族实行露天埋葬。阿美人把死者埋葬在屋前屋后的空地上。所有邪恶的死者都被就地埋葬。
高山族禁忌较多:妇女怀孕后严禁使用刀斧,不准吃猿猴、山猫、穿山甲、平行茎的水果。禁止参观蛇、山猫、老鼠、死人及其埋葬地;禁止观看动物交配;严禁放屁、打喷嚏、异族强奸;禁止食用动物头、尾;禁止男性接触专门为女性设计的机织和亚麻制品。小锄头和猪圈;禁止女性接触男性的武器、狩猎用具、棍棒等。

高山族的重要节日有:播种节(泰雅族,晚春播种结束)马克h)、和平节(布农族,四月初四)、“阿里”祭祖(平埔族,9月16日)、丰收节(曹族、鲁凯族、阿美族等,8月15日)、竹竿高山族传统节日有排湾族10月25日、猴节、大狩猎节(卑南族11月)、矮人节(赛下族10月11日至18日)、雅美族飞鱼节等。通常与祭祀结合在一起。台湾当局主张化繁为简,调整融合。以上列出的是现在主要流行的节日。节日期间,除歌舞宴会外,还增设体育比赛、文化展览、文娱活动等。

高山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宗教信仰和仪式。他们崇拜精灵,各地信仰不同的神灵,包括天神、诸神宇宙的创造者、自然之神、管理者之神以及其他精灵和怪物。祭祀仪式有农祭(包括开垦祭、播种祭、除草祭、丰收祭、新粮祭等,主要是粟祭)、狩猎祭、捕鱼祭、祖灵祭等。巫术盛行。其中占卜的方法有鸟卜、梦卜、水卜、竹卜、瓢卜、米卜等,巫书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由于受到汉族移民和荷兰、西班牙殖民者的影响,高山族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汉族带来了佛教,西方侵略者带来了基督教、天主教等,这些宗教都在高山族中扎根。如今,高山族的宗教生活已形成原始宗教信仰的局面。信仰虔诚,佛教与西方宗教并存。
高山族是台湾省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布农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邵族、泰雅族、雅美族、曹族、阿美族、赛夏族等十多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