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的风俗习惯
作为一个潮汕人,我想谈谈潮汕中秋节的风俗习惯。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八月节”、“中秋节”等,属于汉族[转发23:03] :21]
字体大小:大、中、小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中秋节”节”等等。端午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因农历八月正值秋季,故称“中秋”;八月十五又是中秋节和整个“三秋”的中间,故称“中秋节”。中秋之夜的月亮最圆、最亮。民间以合家团圆赏月为主要内容节日,并将天上的圆月视为人间团圆的象征,故又称“团圆节”。
1.潮汕婚俗
旧时的潮汕婚俗更注重“清媒、官聘”。虽然各地礼仪习俗有繁简之分,但比较一致的提法和礼节是:求婚、结婚、订婚、订婚、请亲、迎亲,俗称“六礼” 。有的也将其概括为“四礼”:婚礼、聘礼、聘礼、结婚。
2。吊灯习俗
正月十一至十八,特别是元宵节,潮汕家家户户都有点灯、吊灯的习俗。因为潮州话中的“登”和“鼎”发音相同,所以点灯与生孩子发音相近,所以潮州人相信点灯是生孩子的好兆头。元宵节这一天,人们提着灯笼,备好纸香和银香蜡烛,去乡下的寺庙里点火,挂在家里的神龛和床头。这叫“挂喜灯”。
3.成人礼“出园”
潮汕成人礼“出园”已成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风俗礼仪。其中就有“孝”、“报恩”等传统文化观念。 2009年,潮州“出园”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扩展资料
潮汕民间艺术:
1.澄海灯谜
澄海区被誉为海内外闻名的“灯谜之乡”、“版画之乡”澄海灯谜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杨梅火把节
揭阳杨梅的汉族也有自己的火把节,历史悠久,宗旨是向善良正直的人们致敬,陶冶村民的道德情操,弘扬恪守信、忠、孝、仁、爱的美德。“杨梅火把节”被列入其中列入揭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来源:搜狗百科-潮汕地区
参考来源:搜狗百科-潮汕地区
端午节潮汕人称“五月节”,这个节日主要以赛龙舟、吃粽子为主。到了后溪,全村人分成几户,然后赛龙舟,鼓声一响,就竞相比赛。e 为横幅。对于他们来说,获得更多的横幅会给来年带来很多好运,并且能得到很多钱。对于潮汕人来说,五一也是驱虫祛病的“圣日”。这天中午12点吃李子、桃子,可以美容养颜,使面色红润。如果用海水洗澡,皮肤会得到改善。还有插艾、沐浴等活动。
除夕
除夕,潮汕人俗称除夕。除夕和春节是相连的,习俗不同但又相关。潮汕年夜的主题是辞旧迎新、团圆喜庆。主要习俗活动有祭祖、贴春联、围炉、送压岁钱、守年夜、辞年等。
《大猪圈》正月初八
正月初八,一年一度的“大猪赛跑”活动在广东省汕头市月浦镇举行,50余只大猪盛装打扮月浦镇的赛猪活动始于明代,是潮汕地区最具特色的习俗之一,比赛的目的是看谁的猪养得肥、打扮得漂亮,看谁的猪跑得快。
冬至
吃甜丸:古人认为“冬至太阳升起,万物苏醒”,虽然现在还处于寒冷的季节,但人们已经嗅到了春天的气息。相传,汉代冬至有“吃酒食,祭祖”的习俗。宋元以来,流行吃甜丸的风俗。用糯米磨成的甜汤成球并将它们滚入水中。是冬至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冬至前,农妇们纷纷舂糯米粉(现在大多是机器做的),有的则将自己的糯米粉交换送给亲朋好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