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亚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地处北部,面积广阔 北亚包括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两大地区。东西长约7000公里,南北宽约4000公里,面积约1300万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自然地理区域。北亚西界是亚欧大陆分界线,南界西段是哈萨克高原北麓,东段以俄罗斯、蒙古、中国三国国界为界。大部分位于北纬50°以北,有2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延伸到北极圈内。

北冰洋和太平洋分别从北部和东部包围北亚,海岸线总长近3万公里。寒冷的北冰洋,几乎终年被冰覆盖,成为北亚气候甚至自然景观的“冰箱”。即使在夏季,北风一吹,气温也会急剧下降。虽然西北太平洋的温暖条件改善了这里的气候,但由于远东边缘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一侧的温暖湿润气流只能影响沿海地区。同时,东海岸的千岛洋流和鄂霍次克海的“冰窖”都具有降温作用。北亚西部远离大西洋,只有西西伯利亚和南西伯利亚山脉的西部地区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及其伴随的气旋影响较多。因此,叶尼塞河谷以东的东西伯利亚更加干燥和寒冷。

北亚地形多为高原和山地,主要包括中西伯利亚高原、南西伯利亚n 山脉和远东山脉。北亚西有乌拉尔山脉,东有远东山脉,南有南西伯利亚山脉。整个地势向北降低,有利于冰川气团南侵和停滞。平原地形较少,主要有西西伯利亚平原、北西伯利亚平原和科累马平原。

极端的大陆性寒冷气候、高纬度的地理位置、冰冷的海洋的深刻影响、完整的陆地轮廓以及北部的山地高原和开阔的地形,使北亚的气候特征明显极端。寒冷的大陆性气候是形成北亚自然综合体的主导因素。北亚纬度偏北,热力条件较差。年太阳辐射总量大多在110大卡/平方厘米以下,北极海岸一般只有60~70大卡/平方厘米。主要是北亚属极地长寒冷气候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北亚的冬季主要受冰冷海洋气团控制。它又长又冷。冬季长度一般在7至8个月以上。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几乎全部在-20℃以下。东亚、西亚大部分地区气温在-30℃以下。

“北亚”有两种定义:

一种定义是指俄罗斯的亚洲部分,主要是西伯利亚和阿尔泰山以北的地区,占亚洲面积的三分之一。过去,蒙古也被纳入北亚。

另一个定义是指东北亚,即大中华圈加上日韩,甚至蒙古。这是一个商业上相对于东南亚的地理划分。

一般来说,前者更为常见。

北亚包括亚洲-俄罗斯和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