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1.亚洲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东北以白令海峡和南美洲为界,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在西北。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2、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面积最大、纬度最宽、东西距离最长。 3、人们根据地理位置把亚洲划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中国位于东亚。东亚国家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和蒙古。 4.分层彩色地形图:(中间部分(深棕色-粉色)海拔较高,周围颜色逐渐由浅黄变为浅绿色-海拔逐渐变低)- 亚洲地形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5. 能够在地图上找到下列地名并描述这些地理事物的表现: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黑色三角形)、青藏高原(深棕色区域)、西西伯利亚平原(绿色区域)、里海海、贝壳盖尔湖、死海(封闭浅蓝色)、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 6、河流分布特征: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面。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 7、亚洲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其他大陆气候特征分析方法:气候类型分布格局以及哪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这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冬季低温,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在夏秋两季,雨热同期。 8、按人口排序: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按人口自然增长率排序: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10、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越高,说明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规模越大。人均GDP低的国家经济比较落后。某一行业的比重越大。亚洲经济差异:东部沿海经济发达,西部内陆经济相对落后。不同的海洋和陆地地点的经济发展是不同的,不同的社会和历史下的经济发展是不同的身体条件。 2017年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七章:我们的周边国家和地区 1、地理位置:海洋和陆地位置(太平洋西北)、大陆位置(东亚)、纬度位置(宽纬度和经度)跨度)23°N——46°N,122°E——148°E。日本的南北狭长,与经线斜交。这使得日本的地理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它跨越的纬度最宽,南北温差大,跨越的经度范围也大。 ,东西方时差巨大。 2、地形特征:典型的岛国,由四大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和3900多个小岛屿组成;土地面积37.7万平方公里;蜿蜒的海岸线和众多优良港口(如神户、横滨),地形主要是多山,平原小,火山多,地震多(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且不稳定) 3、加工贸易经济发达: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以加工和贸易为基础的经济,严重依赖外国。它必须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并出口成品。 4、日本主要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分布特点:日本产业高度集中,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5、东西方文化兼容:传统色彩与现代气息并存,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6、日本投资措施: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机构基地,主要销往美国、西欧及东南亚;日本海外投资建厂的好处: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投入成本;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国际市场竞争;保护国家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国家环境,减少运输成本投入。日本海外投资建厂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日本将污染严重的企业搬迁到海外,会污染其他国家的环境,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日本从自身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然而,大规模进口木材或海洋过度捕捞将对世界其他地区或国家的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衡。 7、东南亚范围:包括印度支那和马来群岛;国家(共11个国家):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博文。地理位置:纬度位置(10°S-25°N)主要位于热带地区;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多数国家都是沿海国家和岛国,受海洋影响较大;交通位置:位于两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两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两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欧洲通往东南亚和东南亚的最短路线。rts在东亚。它是毗邻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气候特征对农业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四季收获。热带季风气候。印度支那、马来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全年气温较高,旱季、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 为什么水稻是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但其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且需要高温多雨的条件。条件:东南亚人口稠密、耕种少、气温高、多雨,因此将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因地制宜是必然条件。分布f 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泰国、越南、缅甸是全球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尼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尼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3、东南亚大部分河流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如湄公河(澜沧江)、萨尔温江(怒江)等。河流的特点是:南北垂直排列,山水相间。河流上游大陆流经山区,两岸群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峡州河谷变宽,水流缓慢,泥沙淤积。两侧均形成冲积平原河岸的des。入海口形成河口三角洲,河道纵横,地势低洼,土壤肥沃。 4.为什么城市分布在河流和河口三角洲沿岸:因为这些地方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它们是东南亚人口密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比如我国的重庆、吴江、上海。 5、印度地理位置:位于我国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隔海相望的邻国包括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斯里兰卡。印度的地形可以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地形主要有三大区:北部是西马来亚南侧的山脉,中部是恒河源头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6.印度总人口已超过10亿,成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50 年来,印度人口增长了近三倍。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人口增长过快。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和激励计划。不过,印度广大农村地区的传统观念依然十分浓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印度人口的每年净增长将会越来越大。由于印度人口过多,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人均粮食产量和钢铁产量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这说明人口过快增长将对一国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7、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主要人物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有雨旱两季。雨季(6月至9月)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西南风),旱季(10月至次年5月)风从大陆吹向海洋(东北风) )。季风导致印度频繁发生洪水和干旱。如果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大,就会发生洪水。如果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势弱,就会发生干旱。八、印度粮食快速增长的突破口在于实施“绿色革命”。水稻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水稻主要分布在雨量充足、地势平坦的恒河平原和沿海平原;小麦主要分布在恒河上游和德干河西北部高原,降雨量少,日照充足。这也说明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 9、印度的工业,在英国统治时期,主要发展纺织业和采矿业。这是因为英国出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印度工业进行了严格控制。当时印度的科技水平相当落后。独立后,印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努力发展国内工业,主要包括: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和棉麻纺织工业,还在原子能、航空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一定成就。 10、俄罗斯自然概况:①地形:较为平坦,以平原为主。向西乌拉尔山脉的中部是平原,东部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平原和东西伯利亚。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面积1万平方公里,南北宽约4000公里,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 ②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北部为终年寒冷的极地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和温带草原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俄罗斯时期的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暖; ③河流和湖泊: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水力丰富,也是最重要的内陆水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加河水能丰富,冰冻期长。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 ④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地区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有色金属等。主要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秋明油田等。 11、四大工业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亚洲工业区分布于俄罗斯欧洲部分。是俄罗斯最发达的工业区,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电子等;以圣彼得堡为中心工业区,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波罗的海沿岸。这里的石化、造船、电子、造纸、航空航天等工业十分发达。也是俄罗斯食品、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乌拉尔工业区位于乌拉尔山脉,地处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上。它迈仅生产石油、钢铁、机械等产品;以库兹巴斯为中心的西伯利亚工业区:主要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重工业产品和军工产品。 12、为什么阿贝尔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第一个原因是南部山区矿产资源丰富。其次,由于纬度较高,俄罗斯北部地区常年寒冷,气温较低,冻土层较深。土上修建铁路难度大、安全系数低。管道运输是一种集线路和运输车辆于一体的新型运输方式。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主要运输方式有两种:公路和铁路;货物运输的两种主要方式:管道和铁路。 2017年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8章:其他国家a东半球地区 1. 中东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地理区域。 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扩张时,一些东方国家根据距离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中东主要包括西亚国家(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 、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阿富汗除外),以及北非的埃及。西亚不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中东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也就是说中东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横跨亚洲、欧洲和非洲,被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亚洲、欧洲、非洲;大西洋和印度洋;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该地区成为热点的原因之一t。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分别是亚洲和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中东就像世界的交通枢纽。古代,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现在它仍然是东西方的交通枢纽,特别是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和土耳其海峡的利用,更加凸显了它的地理位置。中东也是世界交通的“空中走廊”,许多国际航线都经过这里。因此,中东曾经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地区。如今,一些大国想要将其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他们的斗争非常激烈,导致中东局势不稳定。 2、石油资源丰富: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石油产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地区(石油储量占65.4%,产量占30.5%,出口占44.7%)。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素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主要运往美国、日本、西欧国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