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是一个讲究文明礼貌、重视教育的民族。 “好苗,众人栽;好花,众人爱”。这是侗族人的座右铭。侗乡哪个村的读书人多,就是那个村的骄傲。无论村里谁的孩子上学,全村人都像过节一样,给这家人带来各种礼物,以表示祝贺。到了第七天,村里的人,无论老少,都出来,穿过大街小巷,到了黎外。侗族人民非常热情好客。如果到侗寨做客,一进家门全家人都会起身让座迎接。老人会给你香烟。阿姨会给你端上油茶,请你吃董家最精致的“酸宴苦酒”。苦酒是用糯米酿造的米饭、酸宴是经过多年腌制的鱼、肉、蔬菜等,一般不煮熟。如果客人不能吃饭。主人照例将酸鱼、酸肉放入锅中,炒或炒。在侗寨的路上,即使素不相识,他们也会互相打招呼,谦虚地请对方先走。更有趣的是,当两个女孩结婚在路上相遇时,她们各自摘下一条花带或发带送给对方,以示尊重并祝愿彼此幸福。侗族人民十分注重公益事业、助人为乐。冬天,有人在鼓楼的火坑里生火取暖;夏季,有人将泉水、凉水带到亭子、鼓楼供行人饮用。有些人过生日、过节的时候总喜欢打扫风雨桥、鼓楼或者修桥修路。令人兴奋的假期。他们不追求名誉或利益。所以人们说,去侗乡,一定有上山的路,有过水的桥,有山腰和山顶休息的亭子,有路口的路碑来指点。道路。

求一篇《侗族中秋习俗》

中秋之夜,侗族民间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菜”习俗。
相传古时候,每逢中秋之夜,月宫里的仙女们就会下凡到下界,向人间洒甘露。仙女们的甘露是无私的,所以当晚人们可以一起享用洒满甘露的水果和蔬菜。董家将这种习俗命名为“偷月菜”。
中秋之夜,侗族姑娘撑着花伞,选择心爱孩子的花园摘瓜摘菜不被视为“偷”。还故意大声喊道:“喂!我把你的菜扒了,来我家吃油茶吧!”原来,他们是利用月宫仙子来传递红线的。如果他们能摘到平行茎的瓜,则意味着他们会有幸福的爱情。于是,成双成对的豆子就成了他们的采摘目标。当晚,嫂子们还去其他菜园“偷月菜”。不过,他们希望摘最肥的瓜或者一把鲜绿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孩子的肥胖和毛茸茸的。健康(毛豆同音,指儿童)。青年男子也有“偷月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子给他们带来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外煮着吃,不能带回家。 “偷月菜”给中秋节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侗寨的节日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