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除了赏月还有哪些习俗?

我是广东人,让我说说家乡的风土人情?

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出去的游客都会选择回来与家人团聚。

8月14日前后,我们会提前准备好月饼,寄给每位亲戚。除了月饼,我们还会准备一些水果,送上中秋祝福。

中秋节最让我高兴的大概就是小时候了。我真的很期待这个节日,尤其是中秋节吃月饼。但长大了,我就不那么期待了,也不喜欢吃月饼了。估计现在好吃的东西多了,月饼也是中秋礼物的象征。

小时候中秋节我会去拜拜下午祭祖,晚上吃团圆饭。

吃完晚饭,天黑了,月亮高高挂起,我们就开始拜月了。准备一张桌子,上面放一盒月饼,是给月姨吃的。还要准备柚子、苹果、饼干放在一起,点上三炷香。大家互相祈祷、祝福???,这也是一种美丽的祈祷。

你的家乡怎么过中秋节?进来说说吧???

中秋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应该做什么?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它也是慢慢发展起来的。古代皇帝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仪。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文人也纷纷效仿。每逢中秋节,他们望着天上那一轮又圆又亮的月亮,观赏、祭拜,抒发自己的感情。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到民间,成为传统活动,直至唐代。此后,人们更加注重拜月的习俗,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代。到了明清时期,它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重大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非常丰富。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炼药等神话故事广为流传。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期,天空中同时出现十个太阳,原因农作物枯萎,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有一位英雄,名叫后羿,拥有无穷的力量。之后,他同情受苦受难的人们,登上昆仑山之巅,施展神通,拉动神弓,一口气射落了九个以上的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准时升起和落下。造福人民。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了传授技艺和打猎之外,整天和妻子待在一起。人们羡慕这对才貌双全的恩爱夫妻。

不少有志之士前来向投石取经,心怀不轨的蓬蒙也混进来了。

有一天,后羿到昆仑山拜会友人,求得开悟。他恰巧遇见了路过的太后,便向太后要了一包丹药。据说,吃了这个药后,可以立即升天成仙。但后羿舍不得离开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收藏。嫦娥把药藏在梳妆台的宝盒里。不料被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丹药,自己也能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弟子外出打猎。别有用心的彭蒙假装生病留下来。后羿带着众人离开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逼迫嫦娥交出丹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关头,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宝箱,取出丹药,一口气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体立即从地面飘起,冲出窗外,飞向天空。因为嫦娥关心她的丈夫,飞到离世界最近的月亮上,成仙了。

晚上,后羿回到家,宫女们哭着讲述了白天发生的事情。后羿又惊又怒,拔剑欲杀小人,但蓬蒙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伤心欲绝。他仰望夜空,呼唤着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讶地发现今天的月亮特别特别。光芒璀璨,有一个摇曳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追月亮,可是他追三步,月亮后退三步,他后退三步,月亮前进三步。无论如何,他都追不上。

后羿无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最喜欢的后花园,摆上香案,摆上她最喜欢的甜食和鲜果,祭祀她。谁被攻击了在月宫里找他。改变。人们听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习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传说第二部-吴刚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家前的桂树月上广寒宫生长茂盛,高五百余丈。下面有一个人总是在砍它,但每次砍它的时候,砍的地方立刻又合拢了。千百年来,这棵桂花树就这样被砍伐了。这棵桂花树是永远不能砍倒的。相传砍倒这棵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代西河人。他曾跟随神仙去修行修炼道法,到达天界。然而他犯了一个错误,仙人们把他贬到了月宫,每天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役作为惩罚。 。李白诗中有“欲断月桂,守寒者俸禄”的记载。

中秋传奇之三 - 朱元璋与月饼之乱

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反抗元朝。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法庭官兵搜查十分严格,消息传递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想出一个办法,命部下将写有“8月15日起义”的字条藏在糕点里。,然后派人分发给各地起义军,通知他们于8月15日夜间响应起义。 。起义当天,各起义军齐心响应,起义军犹如星星之火燎原。

不久,徐达他们攻克了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极了,连忙传下口令,让全体军民在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里尽情欢乐,并用惯用的“月饼”犒赏群臣。秘密传达军队时推出时令糕点的消息。从此,“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品种也越来越多,大的有圆盘大,已成为送礼佳品。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流传开来。

Mid-A 的起源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