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风情
蒙古族风俗习惯
(一)饮食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世世代代的草原。畜牧业是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制品为主,马奶酒、手碎肉、烤羊肉和茶是他们最喜欢的日常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辽宁和辽西地区的蒙古族较早从事农业生产,因此他们的饮食既保留了蒙古族传统的饮食习俗,又保留了一些东蒙古地区特有的美味佳肴。如全羊汤、“手工羊肉”、蒙古馅饼、喇嘛糕等。
所谓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羊肉与羊心、肝、肺、肠等,切成条,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加入各种佐料即可食用。其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全羊汤原本是蒙古族的特色饮食。如今已成为辽西阜新待客佳肴。尤其是农历“立秋”,人们大量食用,俗称“抢秋膘”。
“手抓羊肉”是蒙古族传统食品之一。制作“手抓羊肉”,必须选肥嫩的羊,现场宰杀,剥皮入锅,加调料,蒸熟。色、香、味俱佳,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只用手,所以叫手扒肉。
2002年辽宁省十大风味食品评选中,阜新厨师孙玉国主持的“手抓肉”和“全羊汤”惊艳
(二)服饰
首饰、袍、带、靴是蒙古族服饰的四大主要部分。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都喜爱的袍子n,老的和年轻的。它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服饰装饰。
蒙古族妇女头上的饰物多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多用于节日宴会或走亲访友时使用。它们通常用长彩色丝绸包裹。
蒙古袍的袖子长而宽,下端左右无开衩。领子高,门襟纽扣在右侧。衣领、袖口和下摆常饰有蕾丝。男袍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多为红、绿、紫等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