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描述当地的风土人情
今年春节,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向往已久的海滨旅游城市——三亚。当时,北京还下着大雪,气温为零摄氏度;但三亚炎热的土地上绿意盎然,暖风习习,白天气温高达30度。这里不仅四季如春、风景秀丽,而且充满山海奇观、阳光沙滩。不仅随处可见椰子树、椰风,黎族独特的民族风情更让我流连忘返。在黎苗风情村,参观了黎族传统的船形小屋,观看了独特的鼻笛、铜笛演奏,观看了斗鸡、敲锣打鼓、跳竹竿、吃竹筒饭。我有点太忙了。嘿,有两个老太太坐在地上织布!我赶紧跑了过去。一台简单的织布机是由几根简单的竹篾和一根竹纤维制成的。ew 粗麻绳。两位老太太把它平摊在腿上,加上彩线,织成了彩色的锦缎。我兴奋地走到老奶奶那里去参观这神奇的编织艺术。突然,我发现老太太的脸上有绿色的花纹,我好奇地问:“奶奶,你脸上为什么有花纹?”老太太微笑着告诉我:“以前,黎族妇女有绣脸的习俗。为了保护自己。”一边说着,老太太给我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很久以前,中国大陆有一个贫穷的女孩,名叫乌娜,她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她只能靠着她的母亲。邻居有一个叫老克的年轻人,乌娜和罗科关系很好。有一天,皇帝在挑选美女,选中了乌娜,乌娜不肯答应,皇帝派人去抢。乌娜和洛克跳进海里,抓起一块木头,漂洋过海来到了海南岛。皇帝知道后,派人到海南岛抓人。乌娜用荆棘刺破了她的脸。皇上见她这样,就放了她。从此,乌娜和老克定居在岛上。黎族妇女为了保护女儿不受皇帝伤害,有绣面的习俗。老太太告诉我:面绣就是用染料染色后,在脸上雕刻出各种图案。两侧是对称的并且有些线性。为什么要用浅绿色?因为他们觉得黎族妇女浅绿色的线条与黄色的皮肤相结合,有一种柔和细腻的美感。如今,这种面绣习俗在黎族中早已废除,这种遗风只能在七十多岁的老奶奶身上才能见到。两位老太太主动来到黎族民俗村表演。一方面展示黎族的过去和现在,另一方面又靠拿钱赚钱。与游客合影。真没想到,一位连普通话都不会说的老太太,竟然用英语优雅地对外国游客说“谢谢”,引得中外游客频频举起相机。看到这张照片吗?我也跪下来坐在老太太中间拍照。照片中,隐约可以看到老妇人脸上的绿色花纹。那图案是历史的见证,是黎族妇女自卫的象征,是她们智慧和勇敢的结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