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聪明的民族。他们也是一个拥有丰富外来文化、善于融合创新的民族。满族的风俗习惯非常独特。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典雅华丽,在我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对我国服饰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过去,满族男子冬天穿长袍,有的外穿衬衫、马褂,下穿皮、棉或毡单面厚底鞋,戴毡帽,戴三片狐皮帽或羊皮帽,春天戴、 夏季和秋季。长衫,外套,内搭马褂,内搭运动衫,背心。妇女冬季穿棉质旗袍、马甲,春秋两季则穿棉质旗袍、马甲,一般在门襟(右门襟)有一条带子,袖口有彩色双带。穿旗毛、耳罩、棉布、面钩单带、绣花松糕鞋。满族姑娘出嫁前,要绣门帘、枕套,还要制作许多绣花鞋。
居住 早期,满族人大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的正房一般有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采光方便。门开于东端南侧。其形状如口袋,俗称“袖珍屋”,便于聚拢取暖。东西各有厢房,并设有门楼,形成俗称的庭院。房屋多为脊砖房,俗称“海青房”。房间的柱子全部插入地下,门朝南开。它又高又宽敞。正对门的房间称为ma内室,又称外室。配有灶台、锅、水箱、与西内室相连的炉灶。灶满语称“土瓦”。从正房西墙开门就是内室,内室形成南、北、西三面的“万字坑”或“满枝康”。右侧为满族,西墙供奉祖先牌位。里面没人住,底部有烟道。南北相对。床上铺上炕席,或者炕纸铺上纸,涂上油。炕顶上有一个衣柜,里面放着衣服,上面堆放着床上用品和洗漱用品。晚上,长辈住在西房的南炕上,兄弟、儿子、儿媳住在北炕上。为了抵御北方的严寒,有的甚至修建火场。外西山墙上建有圆形烟囱(满语称“呼兰”)房子比屋檐高出几英尺。烟囱底部设有风巢,可阻挡逆风。南北墙上均设有窗户。窗户在窗棂外面贴了纸。窗棂和门上明亮的窗棂形成各种图案。有上下两扇窗户,上面的窗户可以用棍子撑起来通风。
礼仪 满族是一个非常重视礼仪的民族。满族人民会见或拜见客人时有多种礼节,有迎宾礼、抚鬓礼、抱手礼、迎宾礼、半跪礼、磕头礼等。其中大千礼、抱礼、磕头礼主要为男性所用,其他则为女性所用。大千里用于晚辈和长辈之间、下级和上级之间。拥抱礼用于平等之间,也可用于晚辈和长辈之间。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要抚摸晚辈的背等等。现在,一些繁琐的礼节都被简化了。满族尊老的传统更是明显。晚辈每天早晚都要向父亲、祖先问安。路上遇到长辈要给他们让路。吃饭时,长辈要先坐,先吃。满族人重感情、重信任,待客朋友真诚,设宴招待客人,承诺的事情就尽力做到。
满洲人不允许的禁忌亵渎神灵和祖先。比如满族人重视西方,祖宗的盒子就放在西炕上。西炕内不得居住,不得放置杂物,更不得有不敬行为。不允许打狗,更禁止杀狗、吃狗肉、戴狗皮帽子,外国人也不准戴狗皮帽子进屋。此外,满族不仅不吃乌鸦肉,而且还有饲乌、祭祀乌鸦的习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