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满族人的风俗习惯有: 1、礼仪习俗:
满族人非常重视礼仪。过去,年轻人每三天给长辈送一份小礼物,每五天给长辈送一份大礼物。每三天,晚辈要向长辈行千拜,每五日要给长辈磕头一次。男性和女性有不同形式的鞠躬。男子弯腰,伸出右手、左手搭在膝盖上,好像举起什么东西,女子则蹲下,双手搭在膝盖上。路上遇到不认识的长辈,要躬身低手,问“赛因”(满语,意思是“好”)。如果骑马,应下马走到路边让路,等长辈经过,再上马继续赶路。远方的亲朋好友相见,男女都拥抱互相问候并作为礼物互相问候。 ”
2、婚姻习俗:旧时满族人在婚姻上看重门第,盛行早婚、娶大姑娘。这与旗人外出有关。当兵的人都希望早点生孩子。在贵族和官宦家庭中,流行指婚,很多结婚对象都是由朝廷指定的,一般旗人也是由宗族首领结婚。清朝朝廷的“草案”是为皇帝、亲王选妃,一般仅限于八旗三品官员的内部选拔,八旗男女年龄最高为十六岁或七岁即可订婚,男人可以较早订婚结婚。婚姻由父母包办。
3.饮食习俗:
满族人喜食玉米,如小米、糯米等。大米和糯米。谷物,稗米t、小米等喜欢粘性的食物。大黄干饭、大黄干饭、小豆干饭等粘性食品、粘糕、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粉卷、撒糕、紫苏叶糕等。小米面糕包括牛舌饼、碗饺;玉米面糕点包括“菠萝”叶糕和玉米年糕;高粱米线甜糕点。
1.简介:
满族总人口1068.2万人(2000年),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满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东北“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渐统一全国。从此,满族贵族开始统治国家。 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廷垮台。
2.分布:
满族分布 大多居住在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他散布于新疆、甘肃、宁夏、山东、湖北、贵州等省区以及西安、成都、广州、福州等大中城市。
3.评价:
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聪明的民族。他们也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文化、融合创新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满族人民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满族的风俗习惯大多与汉族相似,但仍保留着许多满族特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