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也是南方地区的土著居民。它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个分支发展而来的。壮族并不是这个民族的历史名称,而是新中国成立很久以后才正式确定的。历史上,壮族自称为“布壮”、“布越”、“布衣”、“布土”、“布纱”、“布蛮”、“布带”等,有20多个。各种自称的名字。古代文献中,有“俚语”、“芜湖”、“辽”、“假”等称谓,还有“农人”、“煞人”、“土辽”等称谓。宋初称“童”、“崇鼎”、“崇”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童氏”。但“孩子”这个词的含义尚不清楚。 1965年,周恩来总理建议将“通”字改为“壮”,意为“强”、“发达”; 1965年10月12日,广西T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将原民族名称改为“壮”,寓意“坚强”、“发达”。 “童氏”改为“庄氏”。此后,各种文献和出版物都使用了“庄”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