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的风俗习惯有什么特点?
地理环境:内蒙古地处蒙古高原南缘,北纬45度左右黄金奶源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东部为温带草原气候,西北部为温带沙漠气候。这里是黄河中游流经的地区。历史文化:内蒙古早期是匈奴的殖民地,与中原地区经常发生战争。后来,辽族、金族曾在此居住。金人之后,他们更接近我们现代看到的蒙古人。著名的历史事件有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清朝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等。风土人情: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蒙古族人民热情豪放,情感如小草般奔放土地。最常见的习俗是向客人献蓝色哈达。著名的节日是那达慕大会。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境。它由东北向西南斜延伸,狭长。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三位。东南和西部毗邻8个省区,北部与蒙古、俄罗斯毗邻。国境线长4200公里[1]。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中纬度地区,地处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受东亚季风影响。它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复杂多样,四季分明[2]。
清朝将较早吞并的漠南蒙古部落称为“内扎萨克蒙古”,将后来隶属的喀尔喀、额鲁特等部落称为外扎萨克蒙古。扎萨克境内的察哈尔、唐努乌良海等部落统称内蒙古。
“内扎萨克蒙古”后来演变为“内蒙古”一词。 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盟旗的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等各族代表393人参加会议。会议通过决议,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会议通过了乌兰夫的政治报告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自治宣言、施政纲领、组织纲要等文件,选举产生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临时委员会及其委员。
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时,管辖范围包括呼伦贝尔、那文穆仁、兴安、锡林郭勒、察哈尔五盟34个旗(市)、1个县,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00万,其中蒙古族约50万。
草原盛会伊那大牧:意为娱乐、聚会,起源于七百年前。节日当天,商贩云集,还有各种说书、表演。非常热闹。最精彩的是赛马、摔跤和射箭。
多在八月举行,此时草原牛羊肥美,稻谷飘香。
蒙古包:蒙古包一词源自满语,意为蒙古族的住宅,是游牧生活的产物。一般来说,高七八尺,宽十余尺,用木杆和牛皮组成数个网格状的方架,然后连接成仓库式。然后用花园木材形成伞形屋顶。顶部中央有一圆形天窗,晴时打开,晴时关闭,以流通空气、吸收阳光,是草原牧区最喜欢的生活用具,也是外地游客最感兴趣的地方留下来。
[28]
祭敖包:这是蒙古族的传统宗教活动。敖包是用石头、土块、柳条等在草原、山坡或沙丘高地上搭建的。 “敖包”最初是建立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作为识别方向、道路、边界的标志。后来成为祭祀山神、路神的场所。祭敖包多在七、八月举行。祭祀时,会放置树条敖包上挂着彩色的布条或纸旗。
在蒙古人民心中,敖包是一片神圣的净土。 [29]
手烤羊肉:蒙古语称手烤羊肉为“布合力马哈”。是草原上蒙古族人民简单实惠的待客食品。做法是选取刚宰杀的羊的部位(除头蹄外),放入锅中加白水,用原汁煮沸。羊吃的是草原上的五种药材,调味充分,不添加任何调料。只要掌握了烹饪技巧,就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吃饭时,不要使用餐具,用手吃饭。 [30]
蒙古族敬酒:蒙古族给客人倒酒是最讲究的。酒是食物的精华,五谷的结晶。是最能表达朋友忠诚的珍贵食物。主人将酒倒入银碗或金杯中,放在洁白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表达自己的真诚和感情。这时,客人应立即接酒,能喝的就喝,不能喝的就尝尝。喝了一点,然后把酒还给主人。千万不要屈服、推挤、拒绝主人的敬酒,否则他会认为你看不起主人,不愿意交朋友,不能真诚相待。
[31]
民俗文化
安代舞:安代舞流行于内蒙古,起源于库伦旗。传统的安代以歌唱为主,辅以舞蹈动作。这是科尔沁“专家”的一种治疗方式,带有迷信色彩。 1949年后逐渐转变为自娱性民间舞蹈。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它从民间进入剧场,成为流行的民族艺术形式。
[32]
内蒙古民歌:《G》ada Merlin》、《Dana Bala》、《Namuslai》、《工人之歌》等;歌颂家乡、思念亲人、缅怀故乡的歌曲,如《Noengiya》、《母亲的恩情》、《金姐姐》、挽歌、警句、摇篮曲、讽刺歌曲,如《博鲁勒》、《杜吉亚》、《丁尔达喇嘛》等。仪式歌曲包括祭祀歌、安代歌、婚礼歌、宴会歌、饮酒歌等。 .,如《四季》、《金珠玛》、《篝火歌》等;反映女性生活的歌曲,如《万里》、《高小姐》、《德利格玛》等;情歌,如《韩秀英》、《达古拉》、《金叶玛》等
[33]
鄂尔多斯婚礼:鄂尔多斯草原上流传的蒙古风情古老的婚礼历史悠久。它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悠扬的歌舞形式、热烈宏大的场面。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和勤劳勇敢、顽强拼搏的粗犷、宽厚、善良的性格。聪明的鄂尔多斯蒙古族。因此,鄂尔多斯婚礼广为流传,闻名国内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