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节日的由来?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存在三个版本。
1.在中国文化中有关中秋节起源的传说中,以嫦娥奔月的故事最为著名。这个传说在民间流传有多种版本。大致内容是:相传,远古时期,有十个太阳,万物衰落。英雄后羿射出九个太阳拯救了人民。后羿因立功从太后那里得到一包长生不老药。服下后,便可成仙,长生不老。
但后羿不愿离开妻子嫦娥,将不死药留给嫦娥保管。有一天,趁后羿不在,后羿的心肠弟子蓬蒙逼嫦娥交出仙丹。危急关头,嫦娥一口吞下丹药,立刻成仙。她从地上飘起来,冲出窗外,逃走了w 飞向天空。去。嫦娥因为牵挂丈夫,就飞到了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永远留在了广寒宫。当后羿得知自己回来的消息后,拼命追逐月亮。那天晚上的月亮特别的明亮,依稀还能看见嫦娥。
但他追了三步,月亮后退了三步,他后退了三步,月亮又前进了三步。无论如何,他都追不上。从此,夫妻俩永远分离,只能望月影相思。老百姓得知嫦娥奔月成仙后,纷纷在月下摆香案,祈求嫦娥平安吉祥。这就逐渐形成了中秋节拜月的习俗。
2.中秋节 8月15日还有一个关于杀鞑靼人的传说。雅阁丁相传,元末朱元璋起兵时,用月饼秘密传达“8月15日杀鞑靼(即蒙古人)”的消息。中原地区无法忍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中秋节将至,刘伯温想出一个办法,中秋节期间互送糕点,里面写着“8月15日杀鞑靼”的字条。在一些版本中,“满月杀鞑靼”的字条被藏在月饼里分发给其他人。他们一致同意8月15日起义,共同消灭鞑靼人。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赏赐大臣月饼作为时令糕点。
3.有人说,中秋节的起源应该是隋末唐军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欲灭苏我军一举进攻,于是他们决定在夜间发动偷袭。然而,雨下了整整一夜。大雨使唐军长时间无法进攻。他的谋士裴寂研究了中国历法,发现8月15日晚上不会下雨,于是决定进攻。为了避免被敌人发现,裴寂决定将攻击纸条藏在月饼里,提醒自己的军队进攻隋军,但这全是无稽之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