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地区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世界上最古老的佛教遗迹——以克孜尔石窟为代表的龟兹石窟;中国古代西部最大的佛教寺庙——始建于魏晋时期的昭离寺;还有龟兹石窟精美的壁画。 ;中国现存最完整、最早的汉代克孜尔尕哈烽火台等世界著名的人文自然景观。人们说,新疆不知祖国之广阔。到了新疆,不去阿克苏,就不算到了新疆。新疆阿克苏地区总面积13.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6万。辖8县1市,有36个民族。维吾尔族占72.62%。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阿克苏既有雄伟的山峦,也有美丽的风景。还有万千碧波的草原。从被誉为中亚巅峰的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到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从中国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到世界上现存面积最大的塔里木河。原始胡杨林;从神秘的新疆十大旅游景点之一的天山大峡谷,到美丽神奇的天山神树园和半城山半城泉的雁泉山。这一切都说明,新疆阿克苏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民族特色浓郁的地区。早在公元前60年,我国汉朝就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设立西域都护府,代表中央管理西域政务。历史上,阿克苏地区是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心。踏上连接中亚、西亚、中原的古丝绸之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悠久的西方古代宗教、民间艺术和多民族文化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交融,形成并延续至今的龟兹文化和多郎文化,成为璀璨夺目的独特文化。世界民族文化作品。 ,也让这个藏在闺房里的原汁原味的圣地成为中外游客热爱、梦想的幸福天堂……素有鱼米之乡、瓜果之乡之称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水果之乡、歌舞之乡、红枣之乡、黑宝库,是镶嵌在中国西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的一片翡翠绿洲。东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接壤,隔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和田地区相望南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喀什地区,西南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接壤,北以天山为分水岭,西北以托木尔峰为界。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232公里。阿克苏地势北高南低。北方有绵延千里的天山,还有白雪皑皑的天山。南部是广阔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间山麓有一片砾石扇形的土地。有冲积平原、戈壁、绿洲、河流、湖泊等地貌分布。新疆阿克苏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长长,年均日照2800小时至3831小时。太阳总辐射量达6000兆焦耳/平方米,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高的地区之一恩特里。昼夜温差大,全年无霜期183-227天,年平均气温9.9℃-11.5℃,年降水量42.4-94毫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气候如此干燥的沙漠边缘地区,阿克苏却是新疆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阿克苏在维吾尔语中意为清澈的流水。塔里木河素有“无缰绳的马”之称,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千百年来,塔里木河是由叶尔羌河、和田河、阿克苏河与阿克苏地区1298​​条冰川和1298条冰川的雪水汇合而成。流域面积约19.8万平方公里,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注入罗布泊。由于独特的水土和光照条件,阿克苏地区历来是中国的棉花生产基地和新疆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当地生产的大米(印度香米)有蜜蜂历代皇宫都将其视为贡米。现享有绿色食品的美誉,并得到农业部的认可。被誉为中国水稻之乡。全区有各类野生植物资源近千种,野生动物700多种。薄皮核桃、小白杏、苹果等绿色水果闻名全国;野骆驼、马鹿、黑鹳、雪豹、黄羊等珍禽异兽与人类和谐相处。特别是全区林果种植面积已达230万亩,其中60万亩已进入高产期,还有核桃种植基地100万亩、红枣种植基地150万亩。建设中。很快我国黄河流域的红枣产量将让位于新疆阿克苏,阿克苏将享有中国枣园的美誉。不久的将来。美国人类学家摩根曾说过,塔里木河流域是世界文化的摇篮。如果找到这把钥匙,世界文化的大门就会打开。为了找到这把钥匙,探险游客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当人们千里迢迢来到著名的阿克苏时,不仅能感受到新疆阿克苏的巨大变化和独特的旅游景点,还能感受到当地人民的豪爽、纯朴、热情好客和浓郁的维吾尔族民俗风情。风格。当地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阿克苏的本土民族。他们喜欢交友,能歌善舞,服饰华丽,美丽动人,俗称歌舞民族。其民间音乐丰富多彩,旋律激昂奔放、悠扬动听,舞蹈动作活泼幽默,充分体现了乐观、大方的性格。维吾尔族的性格。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罗兹节、古尔邦节等。节日期间,男女老少都喜欢盛装打扮,头戴花帽,脚穿皮靴,互相拜年,表达节日的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