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是青藏高原上的主体民族。西藏最古老的宗教苯教和主导西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藏传佛教的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民风民俗和审美情趣。藏族民俗文化内容丰富,民间文物丰富多彩,包括服饰、饮食、居住、婚丧嫁娶、节日娱乐等,无不说明藏族历史文化的变迁和升华过程。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藏族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


1.服饰


藏族服饰是青藏高原上一道悠久而美丽的人文景观,它所蕴含的工艺技术、生活品味、审美观念、道德伦理、宗教信仰都可以成为活化石。从事西藏文化研究。由于由于地理气候和物产的差异,藏区可以说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和风格。不同地区有不同风格的服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风情。藏袍是藏族人民的主要服装。它有宽前部和宽袖子。它是用氆氇、毛料、兽皮等织物制成的。其体宽体长,腰间系带。


藏东康巴服饰华丽而粗犷。他们的头、颈、耳、手等处佩戴金、银、象牙、珊瑚、玛瑙、玉石等首饰,挂藏刀、火镰、钱包、鼻烟壶、针线盒等日常用具。不仅方便实用,而且装饰效果丰富。整套服装英姿勃发,威风凛凛,充分展现了康区人民桀骜不驯的民族性格。


藏北是广阔的草原和砾石戈壁,这里盛产羊皮,是制作藏袍的主要原料。这种羊皮袍又大又重,白天当衣服,晚上当被子。正是靠着这件藏袍,人们才能抵御藏北高原严酷的高山气候。羊皮袍大多用光滑的皮革制成,有的在袖口、门襟、下摆等处缝有黑绒镶边。夏季,牧民头戴红流苏毡帽,腰间悬挂制作精美的火镰、鼻烟壶、刀子、步枪和腰间的膨胀符。这些物品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工具,也是他们装饰和财富的体现。


羊皮袍也是藏北牧童的主要服装。他们的羊皮袍上还缝有红、蓝、绿的绒条作为装饰。她们的腰间通常挂着牛奶桶钩、针线盒、牧羊鞭等物。期间逢年过节,他们还会挂串。佩戴项链和金银首饰,将头发梳成多条辫子,披上饰有绿松石、贝壳、银币等的长毛呢或氆氇披肩,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整套服装色彩斑斓,充满童趣。民族特色。


拉萨气候宜人,长期以来一直是西藏政治、宗教、经济、文化中心。该地区以其严格的着装要求而闻名。拉萨民间妇女用毛或布制作短袖夏装,内穿藏衫。已婚妇女腰间佩戴用各种颜色的羊毛或丝绸编织而成的彩色刘海。冬天穿长袖小羊皮藏服,戴阳夏帽。装饰品有珍珠、珊瑚、绿松石等制成的珠冠,以及各种耳环、项链、戒指。世袭贵族夫人佩戴人字形珍珠珠和珍珠冠,而普通贵族夫人只能佩戴珊瑚珠。至于各种质地的大绿松石耳环、胸饰和项链,则根据自己的财力来佩戴。拉萨地区的贵妇多佩戴珠宝,饰物精致小巧。夏季,男子穿毛袍或布袍,穿藏衫,戴高帽,脚穿皮靴。贵族服装的款式与普通藏袍没有太大区别,但质地、图案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服饰可以显示其社会地位的高低。藏族僧人的服饰因教派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服装的颜色大致相同。除噶举派着白裙外,其他教派均着黄、红僧袍。


2.饮食


藏族以小麦、水稻、青稞等谷物为食,而适合高原生长的青稞是他们的主要食物。藏族种植青稞的历史悠久。早在35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贡嘎长果沟遗址就出土了古代青稞炭化颗粒。将青稞炒熟磨成粉、面条后,称为糌粑。糌粑可分为精制去筋糌粑和粗制糌粑。在糌粑中加入少量的酒、酪乳,与肉类、蔬菜、酥油茶等一起食用。如果在糌粑中加入适量的酥油、糖、奶渣,味道会更好。酥油是藏族地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它是从新鲜牛奶中提取的。是一种高蛋白、高热量食品,可以增加热量、抗缺氧。藏族有饮茶的习惯,以酥油茶为主要饮品。酥油茶的原料是酥油、茶和盐,三者缺一不可。藏族饮料有清茶、甜茶、鲜奶、青稞酒等。高的青稞酒是以青稞发酵酿制而成的低度酒,味道甘甜爽口。


3.民居


民居是最受欢迎的建筑类型。其造型受到地理环境、建筑材料、施工工艺、民俗风情、日常生活等的制约。习惯和其他因素。吊房是西藏比较有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吊黄一般为二层结构。上层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下层是牲畜和储藏室。塔楼房屋常用小窗、窄门来挡风御寒。房屋的柱头和横梁上都画有色彩缤纷的装饰画。这种塔式房屋屋顶基本平坦,铺有阿嘎土。阿加土是一种与石灰混合的天然形成的半钙化粘土。加水后,长时间搅打,然后涂上酥油或榆树汁。之后干燥后,坚硬如石,光滑如玻璃。藏族民居非常重视门的装饰。一般在门两侧和门楣上画一条约一尺宽的黑条。门梁上绘有各种民间图案。在农村,普遍把太阳和月亮画在门梁的中间。大门两侧有一些对称的动物辟邪画。屋顶上通常悬挂蓝、白、红、黄、绿五种颜色的经幡。蓝色代表天空,白色代表云,红色代表火,黄色代表大地,绿色代表水。每年藏历新年期间都会更换,以祈求来年。平静的。牦牛帐篷是牧区比较典型的住房。这种帐篷是用牛毛编织而成的厚氆氇搭建的。帐篷中间支撑木杆,用草饼或粪饼搭建。他们周围的墙。这种帐篷虽然简单,但牛绒制成的氆氇厚实,不怕风雨大雪,也方便牧民随时移动。


4.交通


广阔的雪域高原地广人稀,交通尤其不便。长途旅行只能靠骡子、马、牦牛、骆驼作为交通工具,或者只是步行。马是青藏高原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忠诚伴侣。藏族人对马有着特殊的感情,对马鞍也非常讲究。牦牛被誉为高原之舟。虽然移动缓慢,但极其耐用,是高寒山区最理想的交通工具。驴容易饲养,是农村家家户户饲养的运输动物。最常见的水上运输方式是牛皮船。牛IDE船以坚韧的木材为骨架,外面覆盖几块缝制的牛皮。牛皮泡水后会变软。它不怕河里的石块撞击,无论河水深浅都可以划船。过河后,船夫可以将牛皮船晒干,扛在肩上,随时移动。


5.器皿器具


藏族金银玉器工艺历史悠久。早在吐蕃时期,金银玉石工业就已兴起。酒壶、酒杯、勺子、筷子、盘子等日常用具中,不少是用纯金、纯银制成的,有的还镶嵌或包裹着金、银、玉石。炉、锅、盆等器皿主要由铜制成。藏式金属制品规格不拘一格,做工精美,表面常有立体吉祥图案。木制器皿有西藏多见。木碗方便、耐用、光滑、美观。它们可以盛放食物,而不会改变味道或灼伤口腔。它们携带方便,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西藏木碗的种类很多,有揉糌粑用的大碗,喝酥油茶的小碗,还有存放物品的带盖碗。木碗一般是用桦木、城巴树、杂木的节子雕刻而成。用杂木制成的木碗坚固,不易破碎,纹理清晰,更加美观,并且具有防毒功效。牧区经常使用皮革制品。人们用皮革缝制茶盐袋、糌粑袋,尤其是皮革碗盖,美观耐用。西藏的陶器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昌都卡若遗址出土了距今4600多年的陶器。陶器造型种类繁多,至今仍为藏族所青睐至今已有n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