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壮族的节日习俗有哪些?
壮族传统节日习俗有: 1、尝新节: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八新粮成熟时举行。通常每个家庭都会单独度过这一天,但有些家庭会邀请附近的亲戚和朋友聚会。这一天,家家户户用新米煮饭,杀鸡鸭备猪肉,祭祀祖先和诸神,感谢他们保佑五谷丰登。妇女们一大早就到田里砍下绿色的稻叶,供奉给神社。他们还提供食物和水果,然后烧香点油灯。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狗叫到神社,舀出一大勺新米,加上各种菜肴,喂给狗吃。狗吃饱后,全家人围在一起吃晚饭。相传最早的谷物种子是由狗带来的s。为了感谢狗的贡献,新的节日必须先吃狗。 2、蛙婆节:壮族民间传统节日。俗称马拐节。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至三十(有的地方至正月十五)举行,在大村或几个村联合举行。有“请蛙女”、“唱蛙女”、“孝女蛙”、“葬蛙女”等祭祀仪式。整个节日是庆祝蛙神为人间带来雨水、保佑五谷丰收的功绩,是音乐之神音乐舞蹈的盛大庆典。人们把大年初一发现的第一只青蛙视为神圣的。捕获青蛙的人受到尊重和拥戴,并成为当年主持青蛙祭祀仪式的首领。现代青蛙节ival已演变为群众娱乐节和歌唱节,故又称“青蛙节”。 3、吃节:龙州县、凭祥市壮族民间节日。 “辣椒”在壮语中是“庆贺”或“补过年”的意思。相传1894年春节临近,法国侵略者入侵边境。为了抗击侵略者,当地青壮年纷纷拿起武器保卫家园,因此无法按时过春节。正月三十,当战士们出征凯旋归来时,村民们杀鸡宰羊,制作糯米糕,热情招待,庆祝胜利,过年,成了一种风俗。 。节日期间,人们舞狮、舞龙、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4、花婆节:民间传统节日壮族人。民间传说,壮族的祖先刘甲是从花中诞生的。后来他负责送花送孩子。万物皆从刘家花园的花中来到人间,故被尊奉为花婆神。农历二月二十九日是华婆神的生日。壮族妇女举行祭祀仪式。村里的同辈妇女结为异姓姐妹。他们集资备鸡、鸭、香、烛,并纸钱祭祀花婆娘娘。然后他们成群结队地出去采花戴上,祈求丰收和孩子健康成长。 。未生育的妇女要在这一天到野外采花佩戴,以祈求花婆神赐花、生子。如果以后怀孕了,为了保证孩子出生后有灵魂,一定要问清楚我们师父到野外念经求花。还必须在路边的沟渠里举行架桥仪式,才能从桥上取花。孩子出生后,应将华婆娘置于产床上,定期供奉。现在这种习俗已经消失了。 5、药王节:又称药师节。壮族传统节日。传说药王是药神。他发现药草,治疗人们的疾病,并传授人们种植、采集和治疗疾病的知识。过去,壮族地区每个大村都有药王庙。每年五月端午节,祭祀药王,采药防病。如桂北邑带领的壮族人民上山采集乌桕、田鸡黄、葫芦茶、元宝草等药材熬水洗澡。据信,这可以使皮肤光滑,预防疥疮。靖西县壮族这一天开设了药材市场,专营各种中药材,购买者踊跃。据说,这天的药有特效。此外,家家户户还包三角粽子,在屋内煮醋液,烧柚子皮,在门边放艾草,以驱邪祛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