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美丽的台湾岛与祖国息息相关。台湾过年的民俗风情与大陆基本相同,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在台湾,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一张圆桌旁,摆着火锅,一起吃饭,这就是“围炉子”。参加“绕火”的每个人,无论大小,桌上的每一道菜都必须使用筷子。平时不喝酒的女性应该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求好运。 “绕灶”时餐桌上的每一道菜都很有趣:鱼丸(丸)、肉丸寓意“三元”,象征团圆。萝卜,在台湾和闽南地区又称“菜头”,寓意“吉祥如意”,是吉兆。全鸡中的“鸡”字与台语“家”谐音,意为“吃鸡上星”有些油炸食品是用油炸来表示“家运兴旺”。蛤,台湾人将其解释为“发胖”。吃蛤意味着“发财致富”。“围炉子”带进来的蔬菜不需要炒。用刀切碎,洗净煮熟后,吃时不咬,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吃,祝父母长寿。“转火”时,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不能及时回来,要突出一个座位,把人的衣服放在空座位上,表达全家人对他的思念之情。“走春”是台湾民间流行的“拜年”说法时至今日,仍很流行。每逢春假登门拜访,主人都会互道吉祥话,主人会端出朱红色木盒或九龙盘里的糖果,奉上甜茶,热情款待,显示出宿主与gu之间的亲密关系客人告别离开时,主人和客人互相给对方的孩子发红包。吃多年生蔬菜 过年过节,台湾同胞有吃多年生蔬菜的习惯。所谓多年生蔬菜,其实就是茎叶长、味苦的芥菜。今天的台湾,人们的各种活动都具有高度的迷信性。他们认为这种蔬菜叶子长、丝长,象征着长寿。有人在做菜时故意加一些长粉丝,说这样连续下去,吃下去就能成仙。大多数人都知道蔬菜具有吸油能力。过年春节的时候,有大鱼大肉,油腻腻的。吃一些蔬菜不仅可以解油,还可以调节食欲。因此,台湾同胞在过年和春季有吃“多年生蔬菜”的习惯节食是非常科学的。避债剧 以前,台湾过年期间,有这样一出独特而人性化的民间表演——“避债剧”,在除夕夜的一些寺庙里演出。那些年前欠别人债而无法偿还的人,为了避免债主上门追债,就偷偷去庙前的“避债秀”“看戏”。这时,如果追债或讨债的人执意去“避债秀”要钱,不仅会引起“公愤”,还会遭到“群殴”,让他不高兴。这部戏从除夕夜一直演到大年初一。这样,那些躲债的“看戏人”就可以平安回家“过年”了。台湾一些乡村至今仍保留着这种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