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胶东地区过年有哪些风俗习惯?
1.夜宵
过年期间,家人团聚。除了沟通情感之外,吃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宵夜饭,又称“年夜饭”,是指除夕夜午夜吃饺子的饭菜。可以说,为了这顿饺子餐,人们辛苦了一年。因此,无论贫富,每个人都必须吃这个饺子。
除夕夜的饺子和平常的饺子不一样。它们有“交子”的意思,即午夜新旧交替。那时,没有人睡觉,都在等待新年的到来,以“守岁”。俗称“留守过年”。当12点钟声响起,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时,人就长大了一岁,所以这顿饺子餐也被称为“增年餐”。一家人都在电视上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11点以后时钟响了,他们就开始包饺子,并在12点前煮好。煮饺子的水一定比平时多很多,寓意来年“绰绰有余”。我们还不能谈论饺子,我们只能称其为“煮银子”。饺子煮好、破了,就不能说“破”、“破”了。你应该说“赚”,就是赚钱、致富的意思。为了吉祥,人们还用铜钱或红枣包十几个饺子,成为“大钱饺子”。吃饺子象征着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
吃饺子之前,要放鞭炮、发纸。送纸就是烧纸,寓意来年财源广进。渔民们会到海边的海神庙发纸、放鞭炮,祈求海神保佑来年海上保佑,仓库里装满鱼虾。
2.广义的“年夜饭”
广义的年夜饭是指正月十五之前的饮食。每年腊月二十六、七日,家家户户都会蒸饺子、做年糕、包馒头、蒸“元宝”、“虫虫”。饺子多是用枣子蒸的。枣饺子里有九颗枣子,小一点儿的只有五颗枣子。年糕主要由蒸熟的糯米制成。它又粘又甜,寓意“年年更高”。元宝是用面粉做成的,看起来像元宝。除夕夜放在盒子里,可以招财进宝。 “盛冲”形似一条小龙。除夕夜放在粮店或面缸里,表达来年五谷丰登、满仓的祝愿。
过年时为了吉祥,很多吃的喝的东西都有了另外的名字。因为“蒜”与“三”谐音,故称“义和菜”。吃”“金嘎尔”不吉利,故称吃“忌”。
3、祭祖敬天地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会请人祖先们要“回家”过年,仪式是“摆碗”,碗底垫上萝卜丝,先在桌上摆上一些东西,然后放上方块的大肥肉、菠菜等亮丽的东西。碗顶上插上一双鲜红的筷子,大饺子、盛着各种食物的碗、香炉都摆在同一张桌子上,拜完天地、祭祖后,一家人才能
4、放鞭炮、贴春联
放鞭炮的时间是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其中两个缺一不可,一是大年初三。烧纸的时候是半夜,二是大年初三送年的时候。鞭炮越放越响,预示着自己每年挣的钱会越来越多,于是有眼力的家庭就和邻居们比赛,看谁能给的多。威海已禁放鞭炮九年了。去年解禁了,今年鞭炮声越来越响。
除夕夜贴春联是家家户户的必做之事。以前都是我自己写或者请人写。现在,大多数人买的是现成的对联,大红纸,金字亮。招财纳福的对联充满了喜气,满足了每个人对生活的期望。
5.假装
假装是一种类似于文化活动的娱乐活动。大年初一一大早,男士们妇女老少走上街头进行现场表演,玩得不亦乐乎。
表演内容非常复杂,其中包括狮子表演。过去有南珠岛的海带狮和北珠岛的曼玛狮。老人们还记得。表演中还包括必不可少的陆船跑、跑驴、踩高跷、扭秧歌、打花鼓等,一个接一个,类似方阵。
在这些方阵前面有一个领导者。领手手持一根木杆,上面裹着花纸,在手、脚、腰、背后活动,称为“敲花棒”。打花棍的人率先开场,一些开场白幽默得几乎成为经典,让不少威海人记忆犹新:“你要是告诉我怪,我就怪你。” /我在屋顶上挖一条沟/水沟帮忙我种一棵柳树/在柳树顶上种一个葫芦/种一个葫芦把它折成两半/带到东庄去讨饭/东庄给了我一碗冷面/西庄给了我一个一碗冷干饭/我走到门口把它砸了/先生。狗在吃,母狗在看/狗在愤怒地旋转。”
6.正月十五做面灯
正月十五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忙着蒸面灯和十二生肖,并不是十二生肖都蒸,而是蒸家里属什么生肖的,一般是三代人,老面灯一般以豆粉为原料,所以也叫豆面灯。面灯制作简单,形状像一个倒扣的碗,面灯的面有一个灯碗。上、下有底座。15日晚,灯碗内倒入豆油,棉花捻成灯麻花。孩子们都竞相占据一个灯碗,看谁的灯长亮,谁来年最红火。
7.过年禁忌
过年去别人家里做客,是有一定的规矩的,否则主人会感到厌恶。例如,吃饭时严禁将筷子直插在碗里,因为这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方式。走亲访友时,严禁携带五件或十件礼物。 “五”和“十”被认为是非常不吉利的。除夕和大年初一放鞭炮后,院子里的纸屑再厚也扫不掉,因为满院子的纸屑都被视为金钱。扫了就等于扫钱了。
-----新春期间年,各地习俗不同。我记录的是威海的年俗,也可以说是胶东的年俗,反映了这一地区人民的风俗习惯。
山东省西南部的一个小县,隶属于山东省济宁市。进入腊月二十之后,人们逐渐开始蒸包子、做豆腐、杀猪卖肉,以及打扫房子、买鞭炮、做新衣服。腊月二十三的主要活动是送枣胡爷爷(枣爷)上天。这通常在晚上进行。通常会制作纸马,并与枣大人一起烧酒酒。主要活动是送他上天多说些好话,并放些东西作为贡品,灶神像旁边的对联通常是:上天说好话,下界保平安,上元首。家人受到横向批评。过年的中午除夕夜,我开始贴春联,去森林里请祖先回家过年。晚上,家家户户都放天灯,一家人的男人通常聚在一起喝酒熬夜,女人则一起包饺子,包完后一般就睡觉(我们连饭都不吃)在那里吃晚饭)。大年初一,男人们凌晨四点左右全家起床,穿上新衣服,拜爷爷神、门神,放鞭炮,送马,包饺子。早餐。随后家里留下一名中年男子照顾老人和接待拜年客人。其他人则出去拜年,一般都是先到近亲家中,给长辈磕头。然后近亲们会聚在一起去别人家拜年。没必要磕头。见面时你问的第一句话是:“为什么不你不吃扁食吗?”然后抽根烟,喝茶,吃点瓜子,和老人聊天。从村西到村东,不管姓什么,只要由于家里有老人,又都拜年了,这些活动都是在天亮之前完成的,当东方变红的时候,拜年就已经完成了,然后有的人可能会去其他村子拜年。同姓的人。今天是大年初一,我祝我的家人和这个村子里的人们新年快乐。大年初二,我的侄子开始拜访我。去他奶奶家拜年,初三、初四就去姨妈家,初五、初六就去岳父家,特别是初六过年的时候,通常是初六有新叔叔来拜访耳朵。我开始从初七、初八等去姨妈家。大年初三我们要吃饺子,还有初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