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的风土人情有哪些?
泾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宣城市西部。总面积2059平方公里。全县辖9个镇、2个乡:泾川镇、桃花潭镇、茂林镇、廊桥镇、丁家桥镇、蔡村镇、勤溪镇、云岭镇、黄村镇、亭溪乡、长桥乡。县政府驻泾川镇。
位于皖南山区北部,山多地少。黄山余脉向县境东南延伸,九华山支脉蜿蜒向西北。青衣江自西南向东北流经泾县。陈村水电站建成。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500毫米。矿藏有煤炭、大理石、花岗岩、瓷土等。有名茶如汀溪兰香、永熙霍庆、茂林体奎、特健。
205国道、322省道、青衣江穿境而过。这里有新四军军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王稼祥故居、新四军抗日烈士陵园、大观楼和小方塔、塔斜庵、文昌阁、沁西窑址等,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村古镇(含万安)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皖南事变的发生地,是四大名笔之一的宣笔和书房四宝之一的宣纸的产地。李白在泗县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情”。
泗县,原名洪县和S宜州,是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与泗洪市接壤,西与灵壁市接壤,南与五河市、固镇市接壤,东北与遂宁市、宿迁市接壤。面积基本呈长方形。面积1787平方公里。总人口94.4万,辖15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泗县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苏皖五县交界处。它靠近海岸,背靠中原。具有“连接东西方”的区位优势。是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泗州戏之乡。是安徽省东进开发的前沿县、加快皖北六县、沿淮三市发展的重点县。
泗县历史悠久。早在夏代就已建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境内有自然风光秀丽的“鸿翔八景”、楚汉冲突古战场——霸王城遗址、国内保存最完整的隋唐大运河通济运河遗址。
2013年6月,隋唐大运河泗县段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9月,运河申报世界遗产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现场验收,将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遗产。泗县文化金字招牌。此外,苏怀铁路、泗徐高速公路、明徐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泗县未雨绸缪,做好了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准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