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夜饭、走花街、除夕、吃年夜饭、熬夜、逛花市是老广州辞旧迎新的三大活动。这一天,广州准备辞旧迎新。全家人欢聚一堂,共进晚餐,其乐融融。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2. “走花街”(广东话:逛花市)是广州最著名的过年传统,也是萦绕在广州人心中的情结。

广州这座城市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在广州呆久了,我越来越感觉这个城市和北京、上海不一样。这个城市很热闹,没有夜晚,而且不知疲倦。这是一座非常包容、开放、个性、充满活力的城市...

继续阅读,让我们走进广州,了解更多嗯~

北京、上海、广州是怎样的存在?有人说:这里是成就梦想的地方。

也有人说:小小的出租屋,眼花缭乱的世界,拥挤的交通,生活就那么惨。

“魔都”上海,会员蒋张雷摄

但与“帝都”北京、“魔都”上海相比,为什么广州不能成为“魔都”呢? “城市”,让人们感觉更友好?

在广州呆久了,我越来越感觉这个城市和北京、上海不一样。这个城市很热闹,没有夜晚,而且不知疲倦。

航拍广州,摄影师冬至拍摄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它的个性和风格,那就是“生动、清新”。居住。

1.天皋帝以来的一个半世纪,几乎一半的历史都是由京城三城书写的。安海和广州。

广州黄埔军校为北伐培养了一批批政治军事人才。图为北伐军行进到上海附近。

广州是继北京和上海之后的第三个重要参与者。其创建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

广州古城

秦灭六国平定百越后,时任秦将任孝在广州北京路旧城建广州城今天。

《中国自驾地理》描绘的如今广州的范围

当时的广州只是“大天国”境内一个不起眼的边陲小镇。 。

红色虚线框范围为《中国自驾地理》拍摄的广州

按照周朝“五侍”的规格,广州无疑是最远的《饥荒侍者》(容)狄皇甫)。

由此,广州人学会了“一只眼看,一只眼不看”。只要政策允许,他们就各行其是,先斩后报,甚至杀人不报。

1978年,改革开放元年的广州街头

改革开放之初,外国人第一次进入广州的第一感觉当时是:“鸟语花香”。

一名刚到广州的外国人迷路了。他拦住了一位行色匆匆的广州人,问路。广州人回答说“母鸡”,让那人愣住了。 “母鸡”是哪个方向?

粤语是中国最难的方言之一,被外人称为“鸟语”。

如果你不明白,就忘了吧。你可以理解一些单词,但不知道它们的意思...

猜猜它们都是什么意思?图片来自《中国自驾地理》

想当年,如果雍正皇帝没有颁布那道严厉的法令,广州人可能连“普通话”都学不会。

即便如此,广州人还是发明了很多只有他们知道的“汉字”...

这些“汉字”被制作成了搞笑的表情包

也正因为如此,粤语才能被定义被联合国认定为一种语言,而不再只是一种方言。

这就是广州人对待中原文化的态度,还谈什么别的呢?

2.古今中外,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十分重视皇权至上。

最典型的就是帝都北京。为了强调封建皇帝的中心地位,元朝形成了一条城市中轴线,就像中国的意思,“世界的中心力量”。

主要建筑如故宫太和殿位于中轴线上,摄影师Shutter拍摄

中轴线就像城市格局中的“轮廓”,捕捉城市中轴线捕捉文脉的城市发展。

北京中轴线示意图,中国城市规划网供图

与北京的方城不同,广州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城市,其中心是从未动过,已经形成了南北两条传统的中轴线。

清代广州地图,中间的红线是中轴线

传统的中轴线是建城之初规划的,是现在的广州城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了。中心——越秀区。这条中轴线背靠越秀山,面向珠江。自北向南贯穿镇海楼、孙中山纪念堂全部,北京路,人民公园,海珠广场。这些历史“建筑古迹”都沿着这条线分布。

广州新旧中轴线,《中国自驾地理》供图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原有的城市规模和空间集聚功能已不复存在。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因此,经过多轮规划,新的中轴线定在天河区。

广州塔矗立在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的交汇处,朋友Jum摄

这座塔北起燕岭公园,贯穿广州珠江新城火车东站塔的中轴线,不仅是广州最富有的中央商务区,还汇聚了天河广场、花城广场等城市景观。也是向世界展示广州国际城市形象的“窗口”。

广州珠江新城CBD与广州塔隔河相望。图片来自朋友Jum

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广州CBD今天的成就以及广州即将成为中国第五个直辖​​市的传说,都归功于“”新

3、广州是一座“城市” 广州是一座另类城市,有“花城”、“穗城”等绰号,但就其城市性质而言,它是一座“城市”。主要不是“城”。“城”不是“镇”,而是“城市”。

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广州,网友Jum摄

与“城”或“镇”或“市”相比,它也是买卖的地方。广州是中国最古老、最大的市场!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手里有两枚小硬币,就会想办法来广州。在这里,购买潮流进口商品和出口到国外的新品。国内销售。

(请将手机旋转90°)

广州白天是繁忙的城市,晚上则是灯火辉煌的世界。图片来自朋友Jum

那时候,中国人心中的购物天堂不仅是广州,还有上海。即便如此,他们的本性还是不同的。

广州远离皇帝,却又十分爱戴皇帝。学习,喜欢吸收外国文化中一切有用的东西,把海派的东西本土化,所以来广州最多见的就是西式骑楼。

广州骑楼,摄影师陈摄Star

南方气候炎热多雨,绵延数公里的骑楼街道可以为你遮风挡雨。行人甚至不用打伞就可以走到家家户户。

与广州不同,上海基本上没有骑楼,但外滩却是完整的、原汁原味的欧式建筑。

上海外滩,成员蒋查摄nglei

上海就像是中国轻工业的龙头。

20世纪90年代之前,上海南京路的货物主要是国有的,而广州就像是讨价还价的市场。高地街上卖的都是摊主不知从哪里倾倒的“进口货”。

吃、喝、买三合一——上下九步行街。图片byjin84980713

广州的大部分街道虽然不再像以前那么漂亮,但也越来越专业,像上下九除了吃,九步行街也是一条纽扣街。各种类型、款式的服装纽扣都集中在这里。

4.广州美食 广州人有句俗话叫“找菜”,“找”就是“找到食物”的意思。 “找”就是自己寻找“食物”,有“谋生”的意思,可见“市井”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自力更生的。

生活从来都不容易,图片由摄影师Beating pe拍摄ars

一个在广州努力“找吃”的人,也有资格“吃在广州”,因为广州是一座“城市”,城市里的人们生活在市场化、商业化的时代,活力。

所以有的人用在两个地方:一是“博”(奋斗),二是“叹”(享受)。

广州人用它每天在两个地方享受“早茶”

有人说,市场是满足人们需求的地方。有的人愿意花钱,有的人满足于赚钱。

市场越成熟就会越成熟。能够多层次、全方位满足人们的需求也是广州的好处。

图片来自摄影师地球旅行者@古城

它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当北京人在谈论国家大事时,广州人却在“叹早茶”聊着今天的地摊生意。

广周和其他城市一样面临着房价上涨的问题,但低收入的广州居民仍然可以过上真正的生活。

没有什么是一杯早茶解决不了的

这是和北京、上海完全不同的氛围。帝都的人,钱少了都不好意思出门。 ,就算有,我也只是去隔壁喝豆汁而已。

完全没有安全感。图片来自《中国自驾地理》

魔都的人钱很少,也不好意思出门。最多只能在家煮饭。

图片来自《中国自驾地理》

广州人虽然没有多少钱,但依然潇洒。他们还是会去茶馆,喝上一两杯,喝上一下午。

广州茶馆新华网供图

今天的广州依然展现出自由开放,未来不可限量! “做什么you think?”(你觉得呢?)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兄弟姐妹提供图片!

来源/公众号:中国自驾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