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很慷慨!热情好客!

南岛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被誉为世界“为数不多的未受污染的净土”。岛上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超过50%。海南是一个拥有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五大旅游要素的多彩世界,拥有独特的热带海岛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
民族风情
海南省居民有汉、黎、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等民族、布依族、朝鲜族、土家族、哈尼族、傈僳族、高山族、锡伯族、门巴族、纳西族、仫佬族、哈萨克族、鄂伦春族等30多个民族。这里有黎、苗、回、汉等民族世世代代居住。千百年来,淳朴独特的民族风情,让岛上的社会景象更加丰富多彩。最有特色的是黎族的生活习俗和苗族。据史料记载,黎族是海南的一个土著民族。早在远古时期,黎族就在这片土地上刀耕火种。民族风情淳朴、淳朴。他们长期以来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华丽的织锦工艺而闻名。黎族同胞主要居住在五指山较为平坦的山麓或靠近河流的盆地地区。村庄大小不等,错落有致。低矮的茅草屋坐落在茂密的椰子树和槟榔树之间。树间的缝隙里用竹篱笆围成小片菜地,那里的各种蔬菜娇嫩可口。屋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给人一种“走进山庄”的感觉。槟城椰子是黎族人走亲访友时赠送的贵重礼物,数字代表感情的深浅。在。
海南苗族咬手确认爱情
“伸手咬哥哥的手,咬得越多,对妹妹的感情就越深。青山不老,青山不老。”牙齿的痕迹就像看到一个人一样。”这是海南省苗族民间流传的一句话。一首民谣。咬手是海南苗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独特方式。每到节日,特别是三月初三,槟榔树下、芒果林里、河边、山坡草原上,青年男女唱着优美动听的歌曲,表达自己的理想、兴趣和愿望,去寻找他们所爱的人。 。随后,小伙子们拿起弓箭和鱼叉,到江河小溪里去钓鱼,姑娘们则在小溪边烤筒饭、煮鱼,直到太阳下山。如果一个年轻人爱上了一个他喜欢的女孩,他会用嘴鞠躬,鼻笛,夜里吹起悠扬的曲子,到姑娘闺房(少妇住的小屋)外唱开场曲。如果姑娘不闭门唱歌,就会开门出来,两人在草地上或竹林里点燃篝火,一起唱歌跳舞,表达对彼此的爱意。这时,女孩听到小伙子的求爱声后,羞涩地握住小伙子的手,咬了一口。如果咬的动作轻柔而有礼貌,年轻人就会明白女孩是在拒绝或暗示她暗恋;如果很严重,甚至咬出血痕,说明女孩对他很专一,愿意接受年轻人的爱。咬手确认爱情后,他们各自拿出自己最心爱的纪念品,如戒指、耳环、斗笠、腰篮等礼物,送给对方作为定情信物。展示一生的陪伴。
特色活动
海南民俗节庆:
海南省居民有汉、黎、苗、回、彝、侗、瑶等30多个民族。这里有黎、苗、回、汉等民族世世代代居住。千百年来,淳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岛上的社会景象丰富多彩。最有特色的就是黎族的生活习俗。
黎族是海南省的一个土著民族。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海南岛中部和西南部的五指山区,目前人口超过130万。黎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族,其文化特征与我国南方壮族、布依族密切相关。黎族分为齐、肖、润、赛、美孚五个支系。
黎族村寨大多位于山谷坡地或山盆地。村庄周围树木茂密,或有刺竹。黎族的传统民居是茅草屋,称为“船形茅草屋”。相传黎族的祖先乘船漂洋过海而来,所以居住船形房屋的传统一直保留下来。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日,黎族男女都要对歌或跳舞通宵达旦。每年农历3月3日,是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黎族人民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黎族很早就掌握了纺织技术。元代女纺纱工黄道婆向黎族学习了先进的棉纺技术。黎族织造的黎锦一般以黑、棕为基调,绿、红、白、色相间,蓝色和黄色。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山水、吉祥物等。黎族传统服饰是男子头戴红色或黑色头巾,衬衫敞开,腰间系布巾。各支系妇女服饰各有不同,但筒裙是她们的共同服装。
海南岛民俗文化丰富,催生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俗节日。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晚上,海南琼山市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独特的换花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市新坡镇及全省多地都会举办为期四天的“军坡节”。这是民间为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祭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幸福的传统节日。黎苗佩海南有庆祝3月3日的习俗。海南国际椰子节于每年3月下旬或4月初(农历“三三”期间)举行。是集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每年中秋节都是儋州民歌节。歌曲节的主要活动有儋州山歌、对歌比赛和“赏月”等。每年11月下旬举办“海南欢乐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