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游市场优势分析报告(贵州旅游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贵州旅游产业调查的目的首先是培育和发展旅游业作为贵州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第三产业。经过这些努力,贵州省旅游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取得长足进步,“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启动后,旅游业将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奇兵”。
2.贵州旅游市场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环境,开发一些体现贵州特色的旅游产品
3.贵州省旅游业现状与发展研究对策研究贵州是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其独特的喀斯特自然风光和浓郁纯朴的少数民族风情构成了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其旅游开发具有独特的魅力。贵州旅游具有以下主要优势:
1.资源优势
贵州旅游资源具有数量多、类型多、形态多的特点。他们是世界上15个发达国家之一。贵州主要自然旅游资源有山地、高原、洞穴、泉水、瀑布、野生动物等10个类型。贵州风景名胜众多,有4处世界自然遗产(荔波、赤水、施秉喀斯特、梵净山)。凭借先天的喀斯特风光和多元化的生态环境,贵州现已成为我国众多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第一省。贵州有5个5A级风景名胜区、1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服务10个国家地质公园、1000多个少数民族节日。
2.气候优势
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雨量充沛,紫外线强度较低。 ,有“天然氧吧”、“天然空调”之美誉。贵州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成为全国众多游客夏季避暑胜地,对游客的吸引力日益增强。
3.产品优势
贵州的旅游资源不仅丰富,而且非常独特。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原生态”。这里不仅有荔波这样的世界自然遗产,还有世界第三大瀑布黄果树瀑布,还有世界地质公园——魅力织金洞、贵州高原魂、乡村旅游胜地。ns遍布全省。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为游客提供回归自然、回归自然的体验,在旅游业发展上拥有强大的市场优势。
4.区位优势
贵州位于西南地区东南部。周边省市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较快,旅游消费能力较强,客源充足。不仅方便接待东南沿海及港澳台地区游客观光休闲度假,也是内地游客前往沿海开发区旅游的重要通道,有利于过境旅游发展。特别是随着贵州省高速公路“六横七纵八联”交通骨架的建设和黔广高速公路高铁、高速公路的开通,渝黔高铁、沪昆高铁极大增强了贵州的区位优势。
4.贵州旅游市场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10月8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消息显示,据初步测算,10月1日至8日,贵州共接待游客接待游客5190.6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67.2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节前7天分别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84.10%和76.71%。
假期期间,全省A级旅游景区开放率为97.5%,省博物馆、省图书馆、贵州美术馆等重点文博场馆“不闭馆”并完全开放。黄果树旅游景区等旅游景区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夜间旅游项目点亮贵州“夜经济”。贵州乡村旅游、田园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持续走俏。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贵州享受养目、养肺、养胃、养身、养心的“五福”。全国各地旅游景区纷纷抓住机遇,举办特色鲜明、参与性强、内容丰富的文化旅游活动,让游客放慢脚步、驻足停留、沉淀下来。第三方调查显示,假期期间到贵州旅游的游客中,购物、餐饮、交通占比最高,分别占比24.4%、20.3%、19.7%。
据统计,假期期间,全省纳入监测的111个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593.1万人次,门票收入10114万元。其中,16个景区景点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其中监测的33个温泉景区接待游客36.8万人次,门票收入2261.3万元;纳入监测的143家旅游饭店平均出租率为63.9%,其中29家平均出租率超过80%。 10月1日至7日,全省共受理有效投诉20件(10月8日未收到有效投诉),比去年同期下降77.43%。
为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8月份以来,贵州各级文旅、公安、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联合关闭了投诉集中的33家购物店,公安部门已拘留40多名经营者。业主及相关人员依法进行拘留调查,省文化厅旅游局向省扫黑办、省公安厅移交2条涉嫌胁迫、欺诈购物的线索。同时
5.贵州省旅游业现状分析今年1-5月,贵州接待游客2.59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30亿元。重点调度全省在建旅游产业化项目1044个,完成总投资529.34亿元。
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始终把旅游业作为维护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战略支撑。坚持以文化塑造旅游、以旅游弘扬文化,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禀赋优势,高质量推进旅游产业化,努力实现旅游品质大提升,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胜地、山地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
6.贵州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据初步测算,毕节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72.8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8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9.6%和19.2%。
2019年国庆假期,本市天气总体良好。文化探访、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生态旅游、自驾露营、民俗体验等多种旅游业态蓬勃发展,极大丰富了旅游市场的产品供给,秋季旅游接待达到高峰。全市旅游经济持续向好,文化旅游市场稳定规范,旅游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旅游交通秩序井然,“安全、秩序、质量、效率、文明”五个统一目标顺利实现。
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带动效应显着,新老景区持续走俏。
第十四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9月28日至29日在织金县召开。毕节市围绕织金洞风景区打造一批新景区,成功推出织金古城(平原古镇)、九洞天等景区,以及“新水黄金旅游线”等旅游产品。从吴江源的百里画廊到下红岩码头,都引起了游客的广泛关注。据统计,织金洞景区7天黄金周接待游客12.1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安志金古镇(平远古镇)接待游客10.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616万元。元。
织金大峡谷接待游客1.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90万元。
吴江源百里画廊接待游客5.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590万元。
九洞天风景区接待游客2.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83.6万元。
黔西花屋风景区接待游客5.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06万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