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广州人的生活习俗。民间流传着“早上一壶茶,省得去看医生”的谚语。广州早茶,说是茶,其实就是早餐。但这种早餐吃起来有讲究,总是配以各种香茶,因而得名。

广州的早茶很少在小餐馆里开。大多开在有足够规模的酒店、宾馆,环境极其豪华。早茶无一例外价廉物美,价格只有十几二十块钱,但享受到的是真正的星级服务。只要你口袋里有一百八十块钱,只要你不穿邋遢背心和拖鞋,你就可以有尊严地走进任何一家豪华酒店,自信地坐下来享受你的一两杯香水。美味的茶。在普通的酒店,尤其是那些不在市中心,小吃低至两块钱一份,茶桌一元一人。

广州人招待客人相对容易,因为要“早茶”毕竟不被认为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个人消费不算节俭,家庭聚会不算奢侈,招待朋友不算大开支。破旧。广州早茶的内容很多,但无非就是茶和小吃。叉烧包、水晶包、小笼包、虾包、蟹肉包、鸡脚、牛肉、牛肚片以及各式蒸烧卖、酥饼,还有鸡肉粥、牛肉粥、鱼片粥,猪肠粉、虾面、馄饨……现在虽然也有所谓的“星级早茶”,但充其量只是豪华一点而已。况且,这现在不是、也不会成为广州早茶的主流。

茶,在早茶中起到配角的作用,特别值得一提。普通的茶叶,有精品乌龙、香片、铁观音、普洱、菊花等不下十种。如果你有钱,又喜欢功夫茶,更可以喝到顶级冻顶乌龙茶、明炉现泡、雨前碧螺春、陈藏普洱、新采摘的龙井茶等。精致的酒店。寿眉、毛尖、凤凰单丛甚至马六马也不在话下。

在老广州喝早茶其实也是一种交流方式。一大早,来自农村的同事们聚集在一起,每人喝一壶自己习惯的香茶,点了两份自己想吃的小吃。他们聊着家务,聊着新闻,交流着经验……退休高手们可能已经打够麻将了。全职主妇等待自由人泡在空调环境里长时间的聆听,既满足了他们的口味和耳朵,又在不知不觉中消磨了孤独的时光。至于炒股票、期货的人,可能会在喝一杯、聊聊的时候立刻决定是笑一笑致富,还是转身跳楼。因为真假信息都是在一次早茶中发布的,正确与否是你的事。
在广州,“过春节”被称为“过年”。虽然这几年过年的气氛似乎越来越少,但一些民俗风情还是保留了下来。比如,买了年花(当然是鲜花),装饰一下家里,大年初一就开始“发红包”了。等等,这些都没有改变。作为一个地道的广东人,我写的应该是地道的广州人的年俗。



广州人的过年习俗e应该从年底开始。

农历二十四(腊月二十四)祭灶王
广州民间有“三官三官”的传说。 、四名平民、五名居民和六名疯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官员在二十三拜灶王爷,老百姓在二十四拜灶王爷,渔民船夫在二十五拜灶王爷,麻风病人在二十六年拜灶王爷。那一年。也就是说,在广州,如果要祭灶神,就得在每年的二十三、二十四这一天祭祀。如果错过了日期,就必须放弃,否则就会被误会为“丹家”,或者得了麻风病。人们。
农历二十八(腊月二十八),收拾烂摊子
“二十八,收拾烂摊子”,在这一天,是打扫房屋的一天。中号也许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紧张,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二十八日收拾烂摊子”,但如果你在家有时间,相信你一定会选择这一天来打扫家里。这个“洗邋遢”是有“意”的,意思是一扫过去一年的霉运,迎接新的一年。
腊月二十九开锅
腊月二十九,家庭主妇会用食用油来炸炸鸡。这在过去(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是非常特别的;煎炸牛角时,成年男子或孕妇不准进入,其他人也不准说“死、衰、惨”等不吉利的字眼,至于“等”字,我记得小时候,我曾经犯过禁忌,被婆婆打了一巴掌。严格来说,这一天应该是“家庭主妇节”,是“女人显摆、男人显摆”的日子。如今,煎饺和其他煎饺已不复存在。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口味,超市里也有现成的出售。但这个“开油锅”必须要做,寓意来年“家肥满屋润”。如今,广州的女性都会用煎鸡蛋、松松垮垮的皮肤来代替这种简单却隆重的仪式。相信地道的广州人一定不会错过这个习俗。 《花街》
除夕夜吃团圆饭,相信全中国都是如此。至于饭后的“花街局”,应该是广州的一大特色。
花卉市场可能是穗港澳珠三角的一大特色。花卉市场顾名思义,就是出售鲜花的市场。广州的花市临时设立在路边,每个区一个,一般是大年二十八号到初一凌晨三点。前面说过了,广州人们过年有买花、橘子来装饰家居的习惯,也是有意义的。鲜花代表“财源广进”,橘子代表“吉祥如意”。所以这在广州是绝对少不了的。而“红花街”的标志就是要换乘,最好穿上新买的鞋去逛街,以免“踩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