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新年,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初一,傣语称“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类似;第二天,傣语称“乃日”(空日)。第三天是元旦,称为“霸王马”,实际上是一年的开始。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挑水,到佛寺浴佛,然后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 、幸福和健康。人们在跳舞、跳舞“水!水!水!”,锣鼓声响彻云霄,福水四溅。场面实在是太壮观了。
泼水节起源于印度。它曾经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被佛教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时间大约是13世纪末14世纪初。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随着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泼水节的习俗也日益普遍。泼水节是傣族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在公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那时,人们首先到佛寺沐浴佛像,然后互相泼水,以泼水表达真诚的祝福。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每年的4月13日是泰国的泼水节,又称“宋干节”。
松干是梵文,意思是“太阳移至白羊座,意味着新的阳历年开始”。泼水节持续三天,是泰国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节日前,要把家里内外打扫干净,烧掉旧衣服,以免带来霉运。节日这天,人们到寺庙堆沙塔,插彩旗、鲜花,祈求五谷丰登。晚上,将浸有花瓣的香水洒在长辈的手臂和背上,表达对长辈的美好祝愿;随后,长辈将水浇在晚辈的头上,以表达长辈的祝福。

德昂族还庆祝清明节后的第七天的泼水节。除了泼水祝福和象脚舞鼓励亲们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德昂族泼水节最有特色的习俗就是给长辈洗手洗脚。届时,各家的晚辈要准备一盆热水,放在大厅中央。他们会邀请父母和其他长辈坐在大厅里,向他们磕头,请求他们原谅晚辈这一年来的不孝行为。 。
长辈们也应该检讨这一年来自己在为后辈树立榜样方面的不足。然后,晚辈给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相祝福来年和谐勤奋的氛围。如果父母去世,则由兄弟、姐妹、嫂子、姐夫洗手洗脚。这个习俗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初七有一个叛逆的儿子上山干活。清明节。他看到小鸡们回奶的情景,受到启发,决心好好对待妈妈。这时,他妈妈正在向山上走去,给儿子送饭,不小心滑倒了。
儿子来救她,她以为儿子是来打她的,结果撞到树上死了。儿子懊悔不已,把这棵树砍倒了,刻成了母亲的雕像。每年清明节后的初七,雕像都会被浸入撒有花瓣的温水中清洗。后来演变成了一种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