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1、苗族:苗族的传统节日按功能意义分为: ⒈ 农业活动的节日; ⒉ 物质交流的节日; ⒊ 男女交往、恋爱、择偶的节日; ⒋祭祀节日; ⒌纪念、庆祝节日。按时间顺序,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多个节日。移月(鼠或子月)初一至十五(正月初一至二寅日)为万年节,其中正月初一为天岁节,苗族不去出去(远方);第一个儿童节是天岁节。第一个丑日是狄岁节。一丑至二丑(2-14)期间,人们纷纷走亲访友,互相道贺新年,男女对唱,耍龙灯,舞狮子, ETC。;时间初二寅日(十五日)为尾年(燃龙灯)。
偏月(牛月或丑月)的第一个丑日是社日,又称龙头节。苗族祭祀土地神接龙、安龙(苗语然容)。一月初一(虎月或寅月)是男女物质交流和社交的节日(中文称三三街节)。二月初一(兔月或卯月)是牛王节(中文称四月八日)、男女樱花会、佛诞。
三月初一和二寅(龙月或辰月)分别是小端午节和大端午节。小端午节后来是为了纪念苗族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米姓)。又称屈原节、歌手节。这四月初一巳日(蛇月或巳月)是降龙节(中文称六六、六月节)和新食节(大麦成熟)。五月的第一个子日(马月或午月)为小年节(夏至、银旦日,次日午日为乞巧节(苗语称七姐妹,即北斗七星)。
6 月初二(羊月或未月)为鸭节,初二辰为秋节,七月初一(猴月或申月)为酒节(糯米)水稻收割和酿造)。酿造甜酒和米酒)。八月(鸡月或酉月)为祭祀节(主要活动有脊椎动物牛、吃猪、舞香、回傩许愿、安龙等祭祖、魂灵活动)。九月(狗月)或戌月)狩猎节,择日祭祀三神
十月(猪月或亥月)卯日、午日为猪汤节(杀年猪)、灶神节(祭灶神)、过年除夕(除夕夜,汉语称苗族十月大年)。
2.彝族的主要节日有“火把节”、“彝年”、“拜主”、“米脂节”、“跳歌节”等。
“火把节”最为普遍、隆重。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6月24日或25日。
3.傣族:
(1)“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辞旧迎新,在公历四月中旬举行,节日期间主要活动有祭祖、堆沙、泼水、扔沙包、赛龙舟、放烟花、歌舞嘉年华等节日。
(2)“关门节”傣语称“金瓦”,意为佛入寺。云南傣族的传统宗教节日是每年傣历九月十五(农历七月中旬)开始,持续三个月。
(三)“开门节”,傣语又称“楚瓦”、“好瓦萨”,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信仰上座部佛教的佤族的传统节日。
流行于云南,源于远古 佛教在雨季安居的习惯,与佛教在中原的复兴类似,时间是傣历12月15日。< br>
4.壮族:壮族是一个多节日的民族,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其中春节、“三月三日”和“七月十四日”是壮族最重要的节日
五、纳西族的主要节日人们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火把节、“正月农具会”(棒棒会)、“三月龙王庙会”、“七月骡马会”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与当地汉族的节日大致相同,其中春节是最大的传统节日。
6、满族的节日很多
主要有春节、元宵节、2月2日、端午节、中秋节。节日期间普遍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7、土族的重要节日有正月十四的佑宁寺官经会、2月2日的威远镇赛场、3月3日、4月8日的庙会、和6月11日丹马博览会。戏曲聚会、6月13日至29日“青春”聚会、7月23日至9月民和三川地区“纳顿”(丰收庆典聚会)等
“是最具民族特色的。除赛马、摔跤、武术、唱《花儿》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将举行物资交流会。另外,和汉族一样,他们也过春节、端午节等。
8、怒族: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贡山怒族都会庆祝一个隆重的传统节日节日——花节(又名“仙女节”)。
节日这一天,怒族人民一大早就穿上节日盛装,带上准备好的祭品和各种野餐食品,举行野餐活动。手里捧着一束鲜花,去了v附近的山洞。村里祭祀英雄——“仙女”阿蓉,并举行聚餐和各种文娱活动,人们吃喝唱跳,整个山谷都沉浸在古朴隆重的节日气氛中。
9、畲族的传统节日 主要有农历3月3日、农历4月分龙节、7月7日、立秋、中秋、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2月15日、7月15日、8月15日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10、侗族的节日是春节,祭祀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
部分地区十月或十一月还过侗年。由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侗族人民故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
11.“哈节” 京族除了端午节和中秋节外,还有同样的春节节日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就是“哈节”。
哈节,又称“唱哈节”,所谓“唱哈”就是唱歌的意思,是哈族的传统歌曲节日。京人彻夜载歌载舞。
京人的农历六月初十或八月初十,正月二十五(红坎乡),当地京人会庆祝最隆重的“哈节”,歌手“哈妹”将轮流演唱。歌咏活动要连续三天三夜,宴饮同时进行。哈多的演唱是在哈亭这座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建筑内进行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