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新年(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
成吉思汗阵亡将士纪念日,农历三月十七,是纪念成吉思汗展现卓越军事才能、立下赫赫战功的日子。
那达慕大会于农历七月至八月间举行,是人们庆祝丰收的文化、体育、娱乐大会。
敖包节,农历五月至七月,是蒙古族图瓦人祭祀天、地、日、月、自然的节日。

蒙古族的风俗礼仪有哪些?

蒙古族大部分信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历史上,蒙古族不爱吃米饭、蔬菜、糖、醋、过辣、过汤的菜肴,也不吃鱼、虾等海鲜和鸡鸭内脏。和肥猪肉。蒙古人尊重长辈。接受长辈的礼物时,必须弯腰或单腿跪下。他们无法用一只手站立来接收它们。

什么是蒙古族春节

蒙古族也过春节。春节蒙古语称“查干萨尔”,意为“白色的月亮”,所以有些人习惯称其为蒙古族春节。这就是“白月节”。 “白月节”是蒙古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国家法律规定“白月节”放假三天。其实,在蒙古族的传统习俗中,过去拜年的时候是不给压岁钱的,特别是在牧区。拜年时,年轻一代大多给长辈敬献哈达和自制奶制品。如果新年期间新生儿出生,客人可以赠送小马或羔羊。最珍贵的地理标志ft是那达慕赛马比赛中诞生的小马。

蒙古族有哪些节日?

蒙古族的节日很多,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鬼节、那达慕、敖包节、成吉思汗纪念节等。蒙古族庆祝春节因蒙古族崇拜蓝色和白色,故称“白色节”。蓝色代表蒙古族。元代,成吉思汗的宫殿是白色的,史称“八白石”。蒙古族的毛毡也是白色的,所以春节也被称为“白色节”。那达慕源于一年一度的草原“敖包”祭祀活动。 “敖包”是用石头堆砌而成的。它原本是道路和境界的象征,后来成为礼拜场所。最初带有宗教色彩,意在通过祭祀“敖包”祈求吉祥幸福。还举办了一些体育活动,后来演变为那达慕节。那达慕大会于每年七、八月举行,包括射箭、赛马、摔跤等比赛。那达慕大会非常盛大。每逢举办,百里之外的蒙古族牧民身着节日盛装,扶老携幼,带上蒙古包和各种食品,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