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奇民族,过着“逐水逐草”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踪迹,因此他们被称为“草原的骄傲之子”。 “那达慕”大会在每年七、八月牲畜育肥期举行。这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它是人们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化、体育、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心动魄的赛马、摔跤,有令人赞叹的射箭,有竞技的棋艺,还有引人入胜的歌舞,展现了草原人民的独特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族回族的简称。 13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与当地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民族融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此过程中,经过通婚等因素,回族逐渐形成。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又称肉孜节),又称大开斋节。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为斋月。所有身体健康的回族男性年满12岁、女性年满9岁都必须封斋。解放后,国务院将开斋节定为回族法定节日。

我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纳西族男子的服饰大体与汉族相同。丽江纳西族妇女身穿宽腰长衣、大袖、背心、百褶围裙、长裤、羊皮披肩,上面绣有精美的七颗星,两侧绣有太阳和月亮,表示辛苦劳作。宁蒗纳西族妇女着及地百褶裙,短上衣,头戴大绿布髻,戴大银耳环。
纳西族的传统节日有:“正月农具交易会”、“三月龙王庙”交易会(现为物资交流会)和“七月骡马交易会”。此外,还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火把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