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节日民俗
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它也有自己的民族节日;尽管有些传统节日与汉族一致,但满族和汉族的节日习俗却有所不同。
满族独特的节日习俗
1.天苍节
正月二十五,煮一锅糯高粱米,上面放上用高粱秆拴着的“马”或“犁”。进入粮仓后,后来简化为用高粱秆制成的“犁”,直接插入粮仓,祈求丰收。
2。太阳日(满族称太阳为“日”)
农历二月初一。满族人相信这一天是“太阳的生日”。制作面饼,放入用糯米粉切出的各种花鸡。据说金鸡报晓,迎新春。日出。
3。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需要“引龙回家”,即用水箱里的草木灰倒入井里或河里。灰色的小路弯曲如龙,寓意请龙到家,祈求龙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天给男孩理发,是“龙抬头”的日子,希望男孩变得聪明,学业进步。这一天,我要带着已婚的“阿姨”回娘家,用美味佳肴和美酒招待她。这天吃饺子叫吃龙鳞,吃煎饼叫吃龙皮,吃元宵叫吃龙眼,吃米饭叫吃龙粪,吃锅贴叫吃龙爪。
4。结婚日
农历四月初八,要“泛善缘”用一盘煮熟的咸豆互相尊重,吃对方的两颗“嫁豆”,寓意“大同好关系”,结好关系,天下就是一家人了。建立关系时,首先要尊重长辈,然后长辈会从自己的盘子里夹两块给晚辈吃,这表明无论长辈还是晚辈,都团结友爱。
5。民俗节
农历四月初八后的第一个星期六,是满族同胞除了“授金节”之外的另一个重要节日——民俗节。这是2000年6月沉阳满族联谊会邀请辽沉地区满族专家学者进行研究论证后确定的。这一天,在美丽的春田乡村举行了全国性的庆祝活动。
六、虫王节
六月初六农历三月。以前,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去虫王庙杀一头猪,祈求虫王驱除害虫。后来我才知道,防治害虫靠的是预防,而不是求神。农村改为“晒衣节”,城市改为“爆书节”,将衣服、书籍放在阴凉处晾晒,防止虫咬。
7。马王节
农历六月二十三日。满族的祖先大多依靠骑马、射箭进行狩猎和征服。即使长途旅行,人们也经常骑马,因此对马王更加尊敬。祭马主时,以烤羊肉、鲤鱼、公鸡一只、白酒三叩。饭后,全家人吃得很丰盛。
8。颁奖节
农历10月13日。 13日公元1635年正月,清太宗皇太极在沉阳下旨,将旧族号“女真”改为“满族”。因此,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满族人民的生日。 “奖金”二字是满语音译,意为诞生、出生的意思。满族人愿意接受,因为这两个汉字有吉祥、高贵的含义。因此,各地满族同胞把这个盛大的节日称为“授金节”已是惯例。
9。祛除百病
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十六。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远行,或走沙滚冰,或嬉戏玩乐,被称为“百病行走”。
10。大祭祀
大祭祀没有固定的日期。举办一次沉阳满族富户一年一次,贫困户三五年一次。一般在腊月举行,连续三天。第一天,祭祀祖先。早晨,他们磕头、宰杀牲畜作为朝祭,晚上,他们提灯祭祀。初二,人们祭天,又称“外祭”或“立竿大祭”。他们磕头、杀动物,吃“小肉饭”、“大肉”。 “大肉”俗称“烧肉”。第三天,拜佛母,即“灯背祭”的本尊,但“灯背祭”是为了报恩报恩,而这个祭是为了子孙兴旺、万族平安。人口。
11。药香节
新宾满族农家乐很多人把五月初五称为“药香节”。当W预兆谈论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说五一天亮之前采摘的草药不再有效。还有人说,今早的露水就像灵丹妙药。如果你用今早的露水洗眼睛,你的眼睛就会明亮一整年。它真的就像圣水一样。五月节采集的艾草阴干后,可用于“艾灸艾草”(针灸学)。胃里有水,都可以艾灸。若秋季腿冷用艾灸,七日即可痊愈。儿子。有人说,当天剃的“八足牛肉”(药名:白苔树皮)威力强大,治病效果好。五一节,人们早早起床,到河边洗眼洗脸。满族农妇起得最早。他们去河边洗脸、梳头。他们还用铜盆接水给公婆洗脸。
孩子们在五一节时常唱一首歌:“厨房里棕榈香,堂上艾叶香,门上插桃枝,祛病除恶,幸福安康”。从这句歌词中,人们一定会认为艾草比其他草药更有灵力。歌词“屋里飘满艾叶香”是因为20世纪30年代,新宾山市乡村有很多茅草屋。砖瓦房很少,屋檐上种着大排艾草。当风从敞开的窗户吹进屋里时,静谧的清香充满了屋子,整个大厅真是弥漫着艾叶的清香。
把桃枝放在门上。或者用桃核雕刻小花篮,挂在门上或孩子的手腕、脖子上。人们相信这样可以辟邪。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