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介绍一下我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各民族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在饮食方面,一般来说,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北方人喜欢吃面食;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喜欢吃烤羊肉串、抓饭、馕,蒙古族喜欢吃炒饭、炸羊尾和饮料。奶茶,朝鲜族爱吃糕点、冷面、酱菜,藏族爱吃糌粑、喝酥油茶,黎族、京族、傣族爱嚼槟榔。在服饰上,蒙古族习惯穿蒙古袍和马靴,藏族喜欢穿藏袍,维吾尔族喜欢戴四折绣花帽,朝鲜族喜欢穿船形胶鞋,苗族、彝族妇女则喜欢穿船形胶鞋。 、藏族等民族喜欢佩戴金银首饰。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彝族人外出时喜欢披“萨尔瓦”(一种形状像斗篷的羊毛披肩)。在住房方面,汉族聚居地区普遍采用庭院式住宅。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牧区的大多数民族都居住在蒙古包里。傣族、壮族、布依族等南方民族喜欢居住“干栏”式建筑。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国家。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均在中国传播,信徒约有数亿。当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仰。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兹别克、塔吉克、东乡、撒拉、保安等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珞巴族、门巴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信仰喇嘛教(又称“藏传佛教”)。傣族、布朗族、德昂族信仰上座部佛教。有相当数量的人苗、瑶、彝等民族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汉族有的信仰佛教,有的汉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道教。
佛教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传入中国。公元四世纪后开始广泛传播,逐渐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喇嘛教是汉传佛教的一个分支,主要流传于西藏和内蒙古。目前,全国有佛教寺庙13000多座。著名的佛教寺庙有洛阳白马寺、西安大慈恩寺、杭州灵隐寺、河南少林寺等。西藏的大昭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青海的塔尔寺,内蒙古的五塔寺,北京的雍和宫等都是著名的喇嘛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