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哪些族裔?
2017年底香港临时居住人口为740.98万人,其中永久居民718.26万人,流动居民22.72万人,其中华人占92%。香港非华人中,菲律宾人和印度尼西亚人占多数,分别占总人口的2.5%和2.1%。
还有超过451,000名少数族裔人士居住在香港,其中80人是非华裔亚洲人,其中大部分是印尼人和菲律宾人。约60.5%的人口出生在香港,中国大陆、台湾和澳门的出生率为32.1%。 83.1%的香港人在香港居住10年或以上。
香港有少数族裔。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香港有超过45万少数族裔人士,约占香港总人口的6%。
甚至许多非华裔的少数民族也生活在他们在香港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有的已经在香港生活了五代以上。除了拥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外,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已入籍香港。特别行政区,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甚至还有回乡证。例如,香港海洋公园犹太裔主席盛志文放弃了加拿大国籍,英国出生的洛维斯也放弃了英国国籍。许多外国人还获得了双重国籍或双重护照。
1.东南亚人
东南亚人主要是菲律宾人、印度尼西亚人和泰国人。她们主要来港担任外籍家庭佣工。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有13万菲律宾人和13万印度尼西亚人居住在香港。
2.越南人
1961年越南战争爆发,面对战争,许多越南人逃往香港。 1979年,香港被列为“第一港口”lum”,收容从越南逃亡的难民。到了90年代,香港政府开始有秩序地对越南船民进行遣返行动,包括自愿遣返。香港政府也提前与越南合作,越南政府已与越南政府达成了一项协议。协议以确保他们返回越南时不会受到政权的迫害,但自愿遣返的越南船民却很少。
到了2000年,香港政府给予了仍滞留在香港的难民有了居留权,发了身份证,让他们融入香港社会。有的开餐馆、上社会工作,很多家人和子孙都在香港定居。
3 . 南亚人
香港早期有印度人居住,在香港殖民时期,需要从印度次大陆派遣部分人员到香港g 维持香港的治安。他们最初定居在上环地区,主要是商人、军人和警察。南亚人在香港生活已超过半个世纪,不少人已在香港生活了四至五代人。他们大多数是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血统。殖民时期驻港的英国军队中,有被称为廓尔喀士兵的尼泊尔雇佣兵。随着香港回归,他们的团被解散。
不少南亚人已在香港定居,其后裔仍居住在香港,部分居住在尖沙咀至油麻地一带,例如尖沙咀的重庆大厦。在香港社会,除了能说自己的国语和英语外,很多人还能说一口流利的粤语,比如乔宝宝(退休惩教署人员、现任香港艺人)和李俊雅(记者) 。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显示,约有63,000名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尼泊尔人居住在香港。
4.朝鲜和日本人
在香港定居的日本人或韩国人,多为日韩大型资本企业香港分公司的商人或高级职员及其家属。我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初来到香港的,希望以香港为踏脚石,在中国大陆发展事业。有人在香港定居,有人与香港华人通婚生子。
一些第二代可以操一口流利的粤语,但通常就读国际学校。如果你不打算长期定居香港,你通常会安排你的孩子去香港的日本学校或韩国国际学校就读,以方便你日后返回日本或韩国。根据 2011 年人口普查显示,约有12,600名日本人和5,200名韩国人居住在香港。
5.欧美人
大部分欧美人是殖民时期来港工作和定居的英国人和他们的家人。他们大多听不懂粤语。他们通常是专业人士、公司或香港公务员;少数人还在公立和补贴学校教授英语。尽管香港回归后大量英国人返回英国,但仍有不少人选择继续在香港定居。
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结果,约有55,200名白人居住在香港。其中,15岁以上受过专上教育的人比例为73.9%,高于居住在香港的日本人(79.4%)。韩国人(74.8%)的教育程度远高于香港其他种族的人。
扩展资料
香港割让并成为香港之前作为英国殖民地,四大原住民早已在香港居住。香港开埠前,香港原有居民分为四大族群,即香港外村人(围头人)、单甲人(又称水水人)、客家人和贺老人(闽南人)。人)也是最早的土著居民之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如:粤语围头话、粤语、疍家话、客家话、河老话为四大方言。
香港开埠后,太平天国战争波及广州,广州及周边地区大量平民涌入香港市区。直到这时,粤语粤语(俗称粤语)才开始进入香港。居住在香港的人以广东人为主,占香港总人口的67%以上。他们的地方产地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南繁顺、东莞、四邑、象山、高明、三水等。 、鹤山、四会等。
由于珠三角粤语大量移民,而且当时说粤语(标准粤语)的都是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并有不少商人和广东人定居香港。知识分子和其他上流人物使粤语非常流行,成为香港城市的通用语言。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国共内战期间,大量难民涌入香港,其中包括非常多的非粤语人士。香港市区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充斥着各种方言,其中有随资本家来港的上海人的上海话,以及随资本家来港的上海人的普通话。政治领袖更有影响力。
由于各种方言在民间社会中并不占主导地位,所以粤语是沟通的通用语言。本地出生的移民第二代经常转用标准粤语(粤语),使粤语逐渐从没有垄断的主流语言变成有绝对垄断的地道汉语,而各种方言只在家庭内部使用。在此之前,由于香港有本地客家人以及来自上海、潮州、福建等地的移民,第二代香港人会说不止一种方言,使得语言和文化更加多元化。但如今大多数香港人不再听懂他们的母语。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香港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少数民族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香港人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香港人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香港人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香港人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香港人> p>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