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风俗习惯
人们庆祝傣历1367年的泼水节
节日、礼仪、祭祀食俗 傣族普遍信仰上座部佛教,许多节日都与佛教活动有关。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傣族最盛大的节日。届时,拜佛,摆宴,招待僧侣和亲友,泼水互贺。泼水节期间,除了丰富的酒菜外,还有很多傣族风味的小吃。例如,有一种糯米糕,是用糯米捣成球,里面塞上紫苏糖制成的。用蜡油将其包裹在香蕉叶中。食用时,可用火将其软化,或油炸后沾蜂蜜食用。粑丝是由米粉加水和成颗粒,蒸熟,捣成团,擀成又薄又大的面片而成。圆形蛋糕。待冷后,将其折叠成叠。食用时,煮至软后盛入碗中,撒上各种调味料。泼水糕是用糯米粉搓成球状,裹上红糖蒸熟,再裹上一层炸豌豆面,裹上芭蕉叶,作为招待客人的小吃。还有用油炸糯米糊制成的酥脆小吃。比较重要的节日有闭门节(傣历7月15日)和开门节(傣历12月15日),都是上座部佛教节日。新平、元江、景谷、金平等地的傣族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内容和活动与当地汉族大体相同。比较典型的食物有狗肉汤锅、肉干、咸蛋、鳗鱼干等。傣族的节日
西双版纳傣族,一家人盖房子,全村人都来帮忙。新房竣工后,先上楼的是年轻人,提着牛头,唱着祝福歌,中年男子则提着箱子。 ,出嫁的妇女们抱着被子,姑娘们端着饭菜一一上来,然后在火坑上支起鼎,摆好桌子,备好酒菜,唱起歌来庆贺新房,村民们也纷纷上来。送给主人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 。
“摆红烧鸡”是西双版纳青年男女流传的一种以美食求爱的方式。也就是女孩把红烧鸡拿到市场去卖。如果买家恰好是女孩暗恋的人,女孩会主动拿出凳子让他坐在你旁边。通过交谈,如果双方都喜欢对方,就会拎着鸡和凳子到树林里表达他们对彼此的爱;如果买家不是女孩喜欢的,女孩就会加倍要价。另一个例子是“吃喝喝”。男女订婚时,男方到女方家用酒菜招待客人。客人散去后,男方在三名男伴的陪同下,为女方及其三名女伴摆好了餐桌。一起吃顿饭。 “吃小酒”是指吃三道菜:第一道菜要热;第二道菜要热;第二道菜要热。第二道菜盐要多一些;第三道菜应该有甜食。意思是热、深、甜。婚礼当天应在双方家中举行。婚礼大多先在女方家举行。婚宴时,宴会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象征吉祥的雪王(百王)、年糕和各种菜肴。宴会开始前,新郎和新娘必须系绳子。婚礼仪式结束后,新郎和新娘的手腕上分别系上两条白线,象征纯洁。然后老人把糯米捏成三角形,沾上盐,放在桌子上。将其置于火坑上的鼎顶上,燃烧后让其自然脱落,象征爱情坚如铁。元江大坪乡的新娘,进门后必须与新郎坐在长凳上。 结婚当天,吃糯米拌四个鸡蛋,喝两杯酒;元江边的傣族新娘过婚礼时,新郎会给新郎每人4片肉、4根排骨、4个丸子、4块酥肉。然后就可以吃晚饭了。
傣族的葫芦丝
傣族还崇拜本村的社神。傣族称其为“确拉曼”,又称“皮曼”。它是保护神,我每年崇拜两次。为了在秧前祈求丰收,在秋收后表达谢意,集体宰杀一头牛或一头猪。各家各户准备好贡品,送到供奉社神的房间。念完祭品后,大家一起吃饭。新加入社区的成员必须向社区之神供奉鸡肉、酒和培根条。勐海等地宰杀祭祀动物的习俗至今还保留着抢牛、吃鱼、牛皮的习俗。在西双版本中,部分祭祀部落神的祭品必须是黑牛和白猪。元江、新平地区傣族普遍崇拜龙树和龙神。元江河畔的傣族每年农历三月祭祀龙树时,全村都要宰杀一头红牛。尸体上覆盖着红、绿布。同月,猪还祭祀“天神地母”,以保牲畜安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