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住地区
傣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孟连自治县。其余分散在京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沅江、金平等30多个县。边境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傣族村寨大多分布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坝地区。较大的坝有景洪、勐龙、勐者、勐罕、勐海、芒市、龙川、甘雅、勐茂、遮房等,平均海拔在500-1300米之间,地势较低。
2。风俗习惯:
傣族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动相当自由,可以自由恋爱。逢年过节或盛大活动时,未婚青年“找未婚女子谈恋爱”十分流行。邀请新娘到家里做客是一种流行的习俗。
傣族举行婚礼时,有隆重的“扎线”仪式。老人将白色棉线系在新郎和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着他们灵魂的纽带,祝福新婚夫妇相待如宾。一起变老。
3。民俗习惯:
1.服装:傣族服饰,男子着无领、双襟或大襟小袖短衫,长裤,天冷时穿毡子,多用白布或绿布包头。女性传统上穿着窄袖短裤和筒裙。
纹身的习俗在男性中很常见。它不仅表达勇敢,还可以辟邪、护身、装饰身体。男孩在11岁左右的时候就会纹身。纹身多为虎、豹、狮、龙、蛇、鹰。纹身的部位主要是四肢、胸部、腹部和背部。纹身需要两天时间一条腿,七八天纹身全身。
2。饮食:
傣族的主食以大米为主。德宏地区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则喜吃糯米,一般都是现捣实吃。
傣族也吃昆虫。傣族地区气候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常见吃的昆虫有蝉、竹虫、巨型蜘蛛、田龟、蚂蚁蛋等。 捕捉蝉是在夏季的傍晚进行,此时蝉群在草丛中,蝉翼被露水浸透,无法飞翔。妇女们回家后赶紧把知了摘进竹篮里,放在锅里烤成酱。
酒深受傣族人民的喜爱。它通常是在家里酿造的。它的酒精含量低,味道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大叶茶,不加香料。饮用时,大火炒至焦,冲饮味道很糊状。嚼槟榔的习惯也很普遍。整天咀嚼槟榔应与烟草和酸橙混合。
4。传统节日:
1.闭门节,傣语“海瓦萨”,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
2。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
3。泼水节,傣语称“桑坎比麦”或“冷河桑坎”,意为六月新年。时间为傣历六月下旬或七月初(公历四月中旬)。大约在农历清明节后十天左右举行,象征着“最美的日子”。



扩展信息
傣族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初期,傣族地区普遍开展了民主选举工作治理剿匪、稳定 为了废除傣族社会的封建制度,党和政府结合傣族地区的具体情况,领导傣族人民开展了民主改革运动。在傣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前,傣族地区商业十分萧条,货少物价高,奸商从中牟取暴利。大部分傣族人民受到剥削。
新中国成立后,傣族地区各州县纷纷创办百货、民族贸易、外贸、农具、食品、药品、餐饮服务等企业。贸易方式由过去的易货贸易、小额贸易转变为一般贸易、转口贸易、加工贸易。贸易、资本合作、技术合作、国际交流、区域会议展览等形式多样化、高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傣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开展以修水利、开垦荒地为核心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耕地面积,推进先进生产技术,实行科学耕作,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等,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参考来源:中国政府网-傣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