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民俗风情有哪些?
腊八节:腊月初八是腊八节。因农历腊月被称为“腊月”而得名。 “腊八”一过,春节将至,家家户户都要从腊八开始清理屋内的灰尘。那天,我们吃腊八粥。黟县、休宁县北乡地区也有干豆腐,称“腊八豆腐”。腊八节过后,家家户户就开始杀年猪,互相喝杀猪酒,包粽子,包粽子,炒豆腐,炒花生蚕豆,做芝麻糖,冻米。人们也想在这一天举办婚礼,所以民间有这样的说法:“腊八是个好日子,所以很多阿姨都成了嫂子”。小除夕:腊月二十四,俗称“小除夕”。前一天深夜,家家户户都祭祀并派“九天东厨明灶主”上天执行使命,俗称“送灶”。祈求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些善言,保佑家人和动物平安。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祖先画。画上记载历代祖先的名字,或者画祖先的肖像。摆上烛台、香案,摆上贡品,迎接祖先来家里过年。从这一天起,家家户户都清理家具、拆开被褥、扫除灰尘,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除夕:俗话说“三十夜匆匆,一日闲”。半夜吃年夜饭、放鞭炮,和其他地方没有太大区别。春节:大年初一,大家都穿上新衣服。年轻一代付出代价向长辈们拜年。大家依次给祖先拜年,同伴们也相互祝贺。这一天要注意禁忌:不使用刀剪、不做针线活、不下锅炒菜(避免发出噪音)、不粘扫把、不向门外泼水、不摔碎。杯子和盘子,不要打骂儿童。触犯禁忌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今年会出现破财、疾病等灾难。祁门县还有“喊年”的习俗。即正月初二,村里最年长的人担任领班,组织年轻人、男孩子排成长蛇队,挨家挨户喊新年。每到一户人家,领班都会大声喊出迎接者的名字。并加上一个标题,或者说:“保亭祝你新年”,或者用一个标题打个招呼。那些被崇拜的人我立即回应:“谢谢大家来”,为老人喊话的人异口同声回应:“你们应该来的。”没有任何意义。元宵节:正月十五过元宵节,家家户户都吃元宵。晚上,送祖先回山,在他们的遗像前摆上酒菜,烧香,家家户户都挂上彩灯。徽州区岩寺镇的元宵灯会最为热闹。 2月2日:农历2月2日是土地公的生日。古徽州称“龙抬头”。这大概是因为盛夏时节,雨越下越大,雷声不断。在农村,这一天农民不准下田,妇女也不准悠闲地做针线活。按照绩溪县的规定,这一天要包粽子。用一辈子的糯米包着煮出来祭祀土地公。 2月2日也是花的生日,所以又称“花节”。这一天,文人墨客纷纷献花、举行文昌会。抱歉,不知道宏村的人都只是安徽人~~~
自唐代以来,每年农历七月三十左右(地藏菩萨吉祥诞辰) )、佛教徒和当地商界共同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吸引了远近的信徒,游客络绎不绝。 1983年恢复庙会制度,到1989年共举办7届。1989年庙会历时1个月,举办各类活动12场。大型佛教活动有:百年宫金殿佛像及无瑕身开光仪式、水陆仪式、纪念1294周年大典等。纪念金地藏(金桥觉)诞生、祗园三坛戒律讲授、禅宗第二祖慧可大师道场地址证会等。社会活动有首届中国四大佛山联谊会、国内外高僧座谈会等等,没想到宏村还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