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民俗:过年时,云南白族有一个庆祝活动,叫“放高升”。

所谓“高升”,就是用一整根大竹子,在竹节里填满火药,点燃后,整根大竹子能崩塌数百丈高空,成为名副其实的竹子。 “高升”。我只是希望人们变得越来越好。白族民居是白族建筑艺术的一大景观。大理喜洲、海东地区的民居也有泥塑,多为龙凤、古瓶、花卉等。照壁为粉墙,瓦顶飞檐。是建筑内艺术装饰最集中的地方。它常由凸形青砖组成,形成色彩缤纷的立体图案。每组中心均绘有粉红色画作,或镶嵌有天然山水图案的大理石。在一些地区,白族同胞,如苗族和壮族人民从春节到元宵节都有“抛绣球”的活动。没能抓到绣球花的人会赠送纪念品给对方。多次错过球会却无法兑换纪念品的人,会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意。主崇拜是全体白族人民信奉的宗教。白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不仅逢年过节、重大活动,还要到主庙祭祀。婚丧嫁娶、疾病、灾难、长途旅行等,他们也会去主庙祭祀,祈求主神的保佑。白族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崇尚白色,各地服饰风格略有差异。白色衣服被认为是高贵的。白族村寨举行火把节白族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少数民族中白族有哪些神话传说?

白族民间传说故事:白族火把节。很久以前,白族的首领是一位英俊勇敢的王子,他武功高强,百战百胜。他经常骑着高大的白马,穿着白色的铠甲巡视他的国家。在他的治理下,白族人民不惧外敌入侵,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曾经,汉族和白族之间发生了纠纷,导致了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白族王子用粘土制作了一些泥人、泥马,放在柜子里。每当敌人冲进来时,太子就打开柜子念咒语。柜子里的泥人、泥马瞬间化作勇敢的战士,跟随白王子与敌人作战。杀,杀掉强大的敌人,直到强大的敌人埃米扔掉铠甲,然后撤兵,返回据点。尽管如此,白王子还是被敌人抓住了20多次。每次被抓住,都会被拉出来砍头,但每次都杀不死。第二天他又跑回来,率领士兵们威风凛凛地投入战斗。众人都感觉很奇怪,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奥秘。有一次,白太子再次从虎口逃了出来。他的妻子照顾他。喝完后,她问道:“夫君,你是英雄还是圣人?为什么被砍了二十多次,你还不死?”白族王子相信他的妻子。 ,并轻声告诉她:“夫人,上天赐予我的头颅是用硬刀是割不下来的,如果你想杀我,就必须用狗肠子绑住我的双臂,用尖刀杀掉我。”去死吧,这个秘密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后来,因为敌人杀不了太子,所以每次交战都被太子的泥人打败,他们觉得更糟糕的是,他想出了一个恶毒的计划,花了大笔钱财贿赂了太子的妻子,从而知道了太子的致命弱点。在一次战斗中,王子并不知道妻子背叛了他,但他仍然像往常一样英勇作战。这次战斗,他不幸再次被敌人抓住。敌人果然用狗肠绑住了太子的双臂,用尖草杀了太子。太子去世的时候,正好是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人们环顾四周,等待着王子凯旋,于是点燃火把,到处寻找。他们找遍了村庄、荒山野岭,还是没有找到他。从此,为了纪念太子,白族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都会点燃火把寻找太子。虽然找不到,但我始终抱有希望。奥夫从此,它已成为白族人民的传统火把节。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云南省白族人口最多,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白族有自己的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族。白族自古以来就普遍使用汉语。白族艺术独具特色,其建筑、雕塑、绘画艺术享誉中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它与周边各民族交往互动,创造了灿烂的经济和文化。白族是一个民族高度集中的民族拥有民家、勒莫、纳玛三大支系,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延伸信息:白族又称白子、白尼、勒莫、那玛。白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节日;他们的村庄大多位于湖畔、沿河和平坝上,交通便利,各村基本保留了土木结构“三坊一影壁”和“四进五天井”的建筑形式。白族有自己的服饰,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白族的刺绣、扎染、木雕等手工艺品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白族的各种风味美食更是深受人们喜爱。白族禁忌。大理白族有许多古老的禁忌。例如,正月初一,他们没有不准拜访别人家,妇女尤其忌讳拜访别人家。通常,走亲访友的时间一般是在下午或晚上。进入时请勿坐在门槛上。白族有“以酒敬人,以茶欺人”的礼俗。鸟在头上拉屎是不吉利的。神的生日或祭祀期间为“性事纪念日”,禁止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