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广州风土人情的400字演讲
1.广州人喜欢喝茶。早上见面打招呼时,会问“Hou有茶吗?”,这是问候早安的同义词,可见你对喝茶的喜爱。喝茶是广州人的生活习惯,也是“吃在广州”的一大特色。
喝早茶
广州人所说的喝茶,其实就是指在茶馆里喝茶。不仅喝茶,还吃零食,被视为一种交流方式。广州的茶馆和茶楼的概念也不同。不仅提供茶,还提供小吃,而且建筑规模宏大、宏伟,是茶馆无法比拟的。因此,广州人闲暇之余乐于去茶馆会友、洽谈生意、玩乐。一壶浓茶,几样美味小吃,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边聊,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它不仅填补了胃,连接关系,交换信息,甚至洽谈业务。正因为如此,广州人也把喝茶称为“坛茶”。 “叹”是广州俗语,意思是享受。这也是广州茶馆业能够延续数百年的重要原因。广州的老字号餐馆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当年的茶馆。
广州人喝茶不太讲究礼仪。只有当主人给客人倒茶时,客人才能用食指和中指敲击桌面,以表达谢意。据说,这一习俗来源于乾隆下西江南的典故。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时微服私访。有一次,我来到一家茶馆,兴奋地给随行的仆人倒茶。按照宫里的规矩,侍从必须跪下接受惩罚。但为了不暴露乾隆的身份,仆人灵机一动,将食指和中指弯曲成跪姿,轻轻敲着桌子,而不是跪下。后来,随着消息的传播,逐渐演变为喝茶时的一种仪式。这种习俗在岭南及东南亚的华侨中至今仍很盛行。
2。潮汕功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特有的饮茶习惯。 “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泡茶、倒茶、饮茶都很有讲究。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由薄瓷制成,呈半透明状,隐约可以看到壶内的茶叶。杯子只有乒乓球大小的一半。所制茶以色、香、味俱佳的乌龙茶为佳,以半发酵茶为最佳。放入茶叶时,将壶装满,并用手指压紧。它据说,茶叶压得越紧,茶就越醇厚。最好将水沉淀下来。泡茶时,将刚烧开的水立即倒入壶中,一两次倒掉。这主要是出于卫生原因。倒茶时,将几个茶杯放在一起。不要将一个杯子装满,然后倒出另一个杯子。而是要轮流倒,来回倒,避免出现先强后弱的情况。喝的时候,用舌头舔一舔,慢慢品味,边喝茶边聊天。这就是所谓的功夫。功夫茶汁浓、碱度高。刚喝几杯时,会感到微苦。但后来越喝越觉得苦甜。让人感觉神清气爽,尤其是在一场盛大的宴会之后。 。
3。广州之所以被称为“花城”,不仅是因为广州气候温和、鲜花盛开一年四季,也因为广州每年都有美丽的春天景色。节前举办茉莉花市。这种万人迷逛花市的习俗,是广州独有的。茉莉花市是由古花市、夜花市逐渐发展起来的。
早在汉代,广州人就有了对花卉的喜爱。陆贾出使南岳时,曾说过岭南人“是花中彩线”。因为广州人爱花,所以有人以种花、卖花为业。
花街购物
花市的日期固定在春节前三天,即从大年二十八开始,在除夕夜达到最高潮,并于正月初一凌晨两点结束。而且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除夕夜半夜,花发卖不出去的花,农民必须砸碎。这种习俗一直保留至今。如今,广州的迎春花市场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市内各区都有花卉市场:越秀区在教育路;东山区滨江路;荔湾区多宝路;海珠区位于江南大道上。此外,越秀公园、烈士陵园、海庄公园、流花湖、荔湾湖等大大小小的公园都在春节前后举办各种花展和鲜花,成为广州花卉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路花卉市场已成为广州花卉市场的中心。每个花市都设立了色彩缤纷的凉亭、灯光,路中间还有一个长长的花棚,层层摆满了各种鲜花和水果。广州人很喜欢意义。他们相信,即将到来的弗洛春节期间走遍大街小巷,买漂亮的鲜花会给你来年带来“好运”。当然,逛花街不仅仅是为了买花,更是为了赏花。花市云集了春夏秋冬各个季节的百余种花卉水果。
4。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原名是“端午”,“端午”就是开始的意思。又称崇武、端阳。因端午节正值盛夏,太阳处于正位,故称端午节,又称天中节。
赛龙舟
端午节,民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洗龙船水。广州端午节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辛克明代,人们多在珠江竹岛对面的海上进行练习。但当时的龙舟比现在高得多,样式复杂、美观。它们长十余尺,高六七尺。龙船上有亭子,每条船上都有近百人。从本质上讲,它们主要是艺术性的。现在,赛龙舟已成为一项群众性体育竞赛。龙舟的形状也常做得又窄又长,像独木舟一样,以方便船的速度。龙舟中桨的数量从六对到五十多对不等。大型龙舟通常有旗手和锣鼓手。锣鼓手通过敲锣打鼓来引领船,桨可以根据鼓声划得快或慢。此外,桨手会尽全力划桨,舵手则保持操舵稳定。当锦标赛达到最高潮时,水桨激起的水花可以覆盖整条船,让岸上观看的人们不再看到龙舟,而只看到一团团水雾飞过河面。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龙舟比赛的获胜者可以获得一整只烤猪,并带回村里分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