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土人情
安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徽商、徽墨、徽菜、徽剧的发祥地。

徽菜是中国八大地方菜系之一。它随着徽商的崛起而闻名全国,也随着徽商的衰落而沉寂。
回族经商历史悠久。早在东晋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然而,商帮的形成却发生在明朝成化、弘治年间。明嘉靖年间至清乾隆、嘉庆年间,徽商达到鼎盛。
历史上,徽商并不是一个以经商、营利为唯一目的的商业群体。他们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形成了这个企业集团的独特风格,赢得了“产生了木雕、砖雕、石雕艺术和以民居、祠堂、牌坊为特征的徽派建筑,产生了融“五方之声”于一体的徽剧班子。 ”并产生了唱、念、演、打并重的产生;徽商的后裔,一代宗师程大位发明了算盘……可谓群星璀璨,异彩纷呈。安徽人爱唱歌。黄梅戏的特点是能歌善舞,善于市场潮流,贴近生活,唱腔优美,表演古朴细腻,韵味醇厚隽永,常以歌舞的形式表现人物,风格朴素健康。 .
2.地理环境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濒江临海,拥有800英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拥有Y对内长江航道,对外辐射沿海地区经济。地形由平原、丘陵、山地组成;横跨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水系。
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兼容。
地形地貌
安徽省地形类型齐全,有平原、高原(丘陵)、丘陵、山地等类型。全省可分为淮河平原区、江淮台地丘陵区、皖西丘陵山区、沿江平原区、皖南丘陵五种山地地貌区,分别占30.48%、17.56分别占全省面积的%、9.99%、24.91%和16.70%。
安徽h如天目山、白芨山、黄山、九华山。三座山脉之间有新安江、水阳江和青衣江河谷。地势由山心向谷地逐渐降低,从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形成层状地貌格局。
山脉多分布在东北方向和近东西方向。最高峰为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米。山上镶嵌着大大小小的盆地,其中最大的是秀社盆地。
安徽省属暖温带与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地区。淮河以北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气候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
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变,夏季雨水集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呃。安徽地处中纬度地区。随着季风过去,降水量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是季风气候明显的地区之一。



延伸资料: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设安徽省,省名由“当时安庆、徽州的第一个字。因境内有万山,又因春秋时期有古万国而简称为安徽。
安徽省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枢纽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长三角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历史和自然的联系。
安徽文化源远流长,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泸州文化四大文化圈组成你的文化。截至2019年12月,安徽省辖16个省辖市、9个县级市、52个县、44个市辖区。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