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是一种战略(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构想)
全域旅游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互联网+旅游的核心要素是转变观念,实现旅游监管、营销、服务的全面升级。全域旅游时代,旅游行业监管、旅游品牌建设、旅游服务提升、旅游大数据应用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全域旅游建设主要围绕“智慧旅游+宣传”、“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产业”三个方面进行。
2.发展全域旅游的目标是什么?一站式旅游的意义是什么?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旅游业贯彻新发展理念。
(一)创新发展
全域旅游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是全域旅游的发展方向。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全域旅游,就是提高旅游发展能力,拓展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培育区域旅游增长极,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培育旅游市场新主体和新消费热点。
(二)协调发展方面
全域旅游发展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面实施,促进供需协调;有利于推动区域特色发展,促进景区内外协调。 ;有利于提升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促进城乡协调;有利于完善产业配套要素,促进软硬件协同;有利于提高整体素质服务水平提升,促进规模与质量协调。
(三)绿色发展
发展全域旅游,可以将生态与旅游结合起来,连接资源与产品,保护与开发统一,转化生态环境优势。以旅游发展优势,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创造更多绿色财富和生态福利。
(四)开放发展
全域旅游更加注重拓展开放发展空间,打破区域行政区划,打破各种制约,走全方位发展之路开放,形成开放的整体发展格局。
(五)在共享发展方面
实施全域旅游,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不仅可以带动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投资并改善人们的福祉e 农业人口;还可以提高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形成统一、高效、平等、有序的城乡旅游市场。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2.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一个地区的旅游质量不仅仅取决于旅行社、酒店、景区的服务质量,而是由整个地区的综合环境决定。这就要求我们从整体角度优化旅游环境和旅游全流程,支撑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服务要素。
当前,一些地方旅游市场秩序混乱,与群众“更满意”的目标不相适应。以toi为代表的旅游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租赁、交通等基础设施不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爆发式、井喷式增长、企业过度依赖门票经济与游客承受能力和期望不相适应等问题,需要通过发展解决。全域旅游。
四川盛京文化旅游:十里桃花生态旅游规划
3.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发展全域旅游,可以加快城镇化进程,有效改善城乡基础设施,促进人口从大城市有序向旅游特色小城镇转移;可以聚集热门商机,带动现代生态农业和农业发展。副业加工、商贸物流、交通运输、餐饮酒店等协调发展新兴产业为城镇化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可以让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成为当地公民。 。
发展全域旅游,可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直接融合,让农民开阔视野,提高文明素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
4.全面提升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
旅游业对世界经济发展和就业的贡献率超过10%,早已成为世界重要产业。当今世界,美国、西班牙、德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巴西、印度、南非等许多国家实施国家旅游战略。
3.全球旅游发展目标“全球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以“全域旅游”理念引导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将有利于各行各业统一发展目标。以旅游业为先导,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和城市建设同步推进,也有利于土地资源整合、资金投入整合。协调各方力量,全域发展旅游业,使旅游业成为民生工程。2.以全域旅游理念指导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旅游可以加速城乡互动、融合、协调发展,可以促进民族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组。 ,运用“一站式旅游”的理念“引导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布局上会更加合理。
(一)战略规划的必要性
截至目前,5A-184个我国一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12163家(其中四星级饭店2424家、五星级饭店808家),二季度营业总收入514.11亿元。但尽管如此,我国旅游业仍存在散、小、发展不平衡、亮点少的问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旅游缺乏统筹规划,顾全大局,对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还没有清晰的思路,因此,必须集思广益,集思广益,制定规划,明确定位,明确发展思路,确定实施路径,发展道路上少走弯路。五、把“全域旅游”提升到战略定位层面十分必要。
(二)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一、二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已达到一定程度,只有第三产业的空间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出来。
据国家信息中心旅游规划研究中心课题组2015年7月7日发布的数据:2013年、2014年旅游业对GDP的直接贡献均超过7%,综合贡献旅游业占GDP的比重超过10%;旅游业间接带动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拉动GDP增长1%左右,对GDP增速贡献率超过10%;在各产业的间接带动中,以第三产业起主导作用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次之。瑞工业。其中,交通、住宿、旅游购物、餐饮四大产业贡献了旅游业增加值近90%。
发展全域旅游,是旅游业长远发展的需要,是大众消费升级的需要,是我国一二三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稳增长、稳运行,拉动投资、消费。
(三)旅游需求的必要性
旅游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全域旅游的发展必须适应城市群发展和交通快速发展的需要。需要达到景观道路建设、休闲交通体验、环境影响最小化的效果;运用“互联网+”将智慧旅游项目包装成大项目,最大化合作旅游者在交通和信息方面的便利,从而带动投资。
全区域旅游生产要素配置可以更好地发挥旅游的引导作用!如果我们的工作重点仍然局限于景区,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和宏观效应都会受到限制。要运用全域旅游理念布局旅游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全域旅游对生产要素布局的导向作用。 “只有全域旅游,才能合理配置资源。旅游业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对资源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景区。
3.引导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全域旅游”
旅游涵盖多层次,汇聚古建筑、陶瓷、民俗、宗教、边塞等多种文化,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发展值。
(1)》《出行》
数据显示,未来20年,中国人均GDP将突破15000美元,50%以上的居民将进入中等收入阶层,如果居民人均每年旅游次数超过5次,全国旅游市场规模将超过70亿人次,旅游将成为大多数人的共同消费。 p>
(二)“住宿”
全国有星级饭店12163家(其中四星级饭店2424家,五星级饭店808家), 2015年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514.11亿元。此外,民宿众多,为我国旅游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三)“旅游”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游客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中国出境旅游市场超游客量突破10亿,达到1.07亿人次,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客源国。它也是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消费国。预计2015年出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6%以上,客源地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二三线城市乃至农村延伸地区。(四)“旅游+”
“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拉动力、整合能力、催化整合作用,提供服务促进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发展。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在此过程中,“旅游+”也有效拓展了旅游业本身的发展空间,推动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人们理解旅游消费仍停留在单纯消费水平。旅游业也是增强国民幸福感、增进国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增长点;是优化区域布局、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因素。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增长点。
推进“旅游+”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就业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一业带动五化”,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网络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发展。
全面推动全区旅游业发展,有利于各行各业统一发展。以旅游为先导,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和城市建设同步推进,也是有利于整合土地资源和整合资金投入。协调各方力量发展全区旅游业,让旅游业成为民生工程
4。明确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构想2016年1月19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进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旅游业要从“景点旅游”向“景点旅游”转变全域旅游”。
此时,“全域旅游”的概念开始受到关注。所谓“全域旅游”,是指以一个地区为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和运营,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带动和带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突破行业、部门、区域限制,把旅游产业纳入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推动旅游与生态、文化、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多点支撑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在全球旅游格局中,处处是风景,而非景点;到处都是接待服务,而不是到处都是酒店和餐馆。相应地,全域旅游目的地是指具备旅游相关要素、能够充分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放型旅游目的地。是一个能够充分调动(资源)、基于综合创新(产品)、能够充分满足目的地(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中景禾田,专业的全域旅游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支持景区全域旅游建设。 5.如何o 了解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全域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以“全域旅游”理念引导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将有利于各行各业统一发展目标。以旅游业为先导,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和城市建设同步推进,也有利于土地资源整合、资金投入整合。协调各方力量,全域发展旅游业,使旅游业成为民生工程。
6.全球旅游发展理念全球资源是一种资源价值,是将区域内所有要素视为旅游资源或其构成要素或影响因素的资源视角。规划必须在识别、评估的基础上,采取转化、利用、组合、整合等方法。完善有利因素,实现旅游资源价值最大化;采取屏蔽、改造不利因素等方法,消除其负面影响。
全球资源包括各类已评估的风景名胜区、旅游区、森林公园等,以及大量“非景区”、“非旅游区”等“额外人员” ”。这些非人员资源包括山川、河流、道路、村庄、城镇、田野、林地、野生动植物、各种设施等;还包括星空、天空、海域等非区域资源;以及各种生产活动,例如农业。 、养殖业、林果业、采矿业等。
新价值观是认为全球资源具有新的休闲旅游价值。
理论上,每种资源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以村庄为例。尽管该地区大量村庄相似度较高,但距离城市的距离不同,它们具有不同的价值属性,例如人群规模和安静程度。结合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基于历史背景,针对不同的市场客群规划不同的旅游产品。
3.全球景观,追求艺术美
全球资源要求该地区的所有可见图像都具有基础性、情境化、极简的美感,并尽量避免负面形象和负面因素。 ,积极发现和创作一批艺术优美的图画、风景、观赏点。改造和改善现有不利景观要素。
以大量农村房屋为例。由于瓷砖的广泛使用和宅基地面积有限,农舍成为最大的负面景观。西方发达国家的郊区度假村普遍展现出艺术性和美感,这当然得益于国内长期和平的环境和历史底蕴。我国新农村建筑的文化、艺术、审美积累普遍不足,需要一个转型升级的过程。
其他方面,如道路、桥梁、涵洞、水系护岸、电力电缆、行道树等,都需要从景观营造和景观的角度来改进设计理念,重新设计视觉形式。展示。例如,没有必要在街道两边都种树。遇到两侧景观面时,应中断释放,避免拍照和被树木遮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