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海历史博物馆门票

青海省博物馆位于西宁市城西区新宁广场东侧。是青海省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隶属于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是省级公益性博物馆。一级事业单位,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800平方米。

展览内容:

常设展览

青海省博物馆有主、副展厅9个,展览面积7400平方米。除“河源文明——青海历史文物展”、“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外,每年举办约30个各类内容丰富、教育性强的临时展览。

青海历史文物陈列

基本陈列“河源文明——青海历史文物展”展厅以“三河之源”为主题,分为“史前文明瑰宝”和“历史文物精华”两部分共9个展出各历史阶段珍贵文物510余件(套)。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重点展示青海省57项国家级、9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代表性传承人199人。该版块以青海部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主体,突出青海民俗风情,展示青海各民族形成的丰富多样的地方和民族文化。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ess。

2.青海省民俗博物馆门票

青海省博物馆位于西宁市城西区新宁广场东侧。是青海省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隶属于省级公益事业单位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800平方米。整体建筑采用传统的中轴对称手法,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为西宁古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青海省博物馆始建于1957年,1986年9月正式成立并向公众开放。现有主、副展厅10个,展览面积9146平方米。有文物仓库7个,面积2593平方米。馆藏文物14932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193件/套。馆藏文物以新时代彩陶和民族宗教文物最具特色,涵盖宗教、民俗、政治、经济、军事、生产生活等多个领域。担负着展览展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培养、社会服务职能、对外教育宣传交流等多项任务。

博物馆成立之初,全部博物馆工作人员以树立良好形象、发挥社会功能为重点,利用自身优势,推出了一系列适应时事、受大众欢迎的展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生活。 。将于2008年4月1日起免费向公众开放。2017年12月,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并被有关部门授予“省爱国奖”。多次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3.青海省博物馆开放时间门票

乐都区博物馆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碾波镇古城街9号。是当地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免费入场。

p>

乐都区博物馆展出历代各类文物600件,主要有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汉魏晋、唐宋等历朝,元明清,近现代。廊道的走向反映了乐都县从史前时期到近代历史文物的概况。

4.青海藏族文化博物馆门票

青海藏族文化博物馆开放。

青海藏族文化博物馆始建于2006年,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综合性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西藏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青海省对外开放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最好典范。 .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青海藏族文化博物馆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项目建设计划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计划三年内完成。建成后,将成为生物产业园博物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藏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我省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的一大特点和优势推动全省文化名强省建设。

按照规划,藏族文化博物馆二期工程竣工后,博物馆将拥有文物2万余件(件)在原博物馆内,目前有十个展厅。基础上建有青藏文明历史陈列馆、精品文物陈列馆、民间艺术陈列馆、学术报告厅、文物仓库、文物修复室、研究实验室等。

同时配套建设五星级文化主题酒店。 、青藏文化交流中心等附属设施。建成后,生物科技产业园内将形成规模约4平方公里的由藏族文化博物馆、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昆仑玉文化博物馆组成的博物馆综合体。 ,更完美t.

2006年,集藏族文化收藏、保护、展示、研究于一体的青海藏族文化博物馆建成开放。

经过6年的发展( 2012年),博物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逐步成为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弘扬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示美丽青海的形象。

主展厅

藏文书法展厅:通过一百多幅不同风格的藏文书法,展示悠久藏文的丰富内涵文化被引入。藏书法历史悠久,具有纯正的高原气息、浓郁的地方特色、鲜艳的雪彩,是祖国艺术宝库中瑰丽的瑰宝。安堂力求通过展示和介绍,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藏文书这一瑰宝。

藏族民俗陈列馆:通过还原展示藏族民居、服饰文化、民间工艺、马具文化、卡垫文化、宗教法器和生活用具,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藏族人民的历史。不同时期独特的民俗风情。例如,收藏的一块坚硬的方木上刻有许多动物和当地生物图案的多巴(祭祀模),就是藏区至今流传至今的祭祀模板文化的代表。

彩绘大观展厅:展出的是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受国家版权保护的《中国藏族彩绘大观》。 《画大观》长618米,面积1500平方米。唐卡有700多幅和 3,000 多种不同的刺绣图案。内容博大精深,包括藏族人民对宇宙形成、历史、宗教、医学、艺术、民俗风情、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认识,堪称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西藏民俗博物馆:通过还原展示服饰文化、民间工艺、马具文化、藏卡垫及日常用具等,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藏族人民独特的民俗风情。

藏医药历史陈列馆:通过介绍藏医药发展的七个历史时期,历代28位著名藏医药学家的事迹、雕像、杰作和琳琅满目的藏药器具勾勒出藏医药的辉煌发展。以历史轨迹、图文并茂的方式向人们介绍它的一朵奇葩r 在世界医学宝库中。

并通过一位造诣深厚、影响深远的名医及其对疾病的独到见解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展示了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的藏医学的多彩历史。 。图片卷轴。

满堂器材陈列馆:展出的80幅唐卡,在祖国医学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80幅曼唐作品(即彩色系列挂图唐卡),通过4900多张小图,诠释了藏医学《医学四经》巨著中的哲学、胚胎学、解剖学、心理学、保健学、医学等。许多其他内容。

这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且绝无仅有的。此外,还展出了临床藏医常用的手术器械180余件。

古籍和文献陈列室:陈列了藏医学浩瀚文献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文献1000多部。还展示了用传统工艺制作的藏纸,上面装饰着金、银、珍珠、珊瑚。以《医学四经》为原料编写而成。

现场还展出了300余册现当代藏医药书籍和珍贵古印版。

医学标本陈列馆:展出分布于青藏高原的动植物、矿物标本2000余件。其中,有的以水银、金、银等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制成,被誉为“甘露精华之王”的“萨塔”。

还有已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保护品种的芪石味珍、珠丸、仁清肠决等成药。

展厅不仅展示了藏药名著《晶珠本草》中所载的上等药物,也成为高原生物最精彩、最集中的展示课。

展厅一侧模拟高原雪山、湖泊、河流、绿地等自然生态环境。展示了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野牦牛、雪豹、藏原羚、金雕、藏雉等。土拨鼠和其他标本。

天文历法陈列馆:利用木雕时轮金刚坛城、天文历法工具、古籍、历代杰出贡献的藏历历像以及现代科技手段,场景还原模拟,模拟藏历的日子。月亮和星星的运行状况展示了它在藏历计算、天气预报和检测中的作用和计算方法。方向的确定。

主要藏品

藏式木碗

藏式木碗的种类很多,有大碗、小碗、盖碗、套碗、木碗等, ETC。 。木碗一般是用桦木、城巴树、杂木的节子雕刻而成。杂木制成的木碗质感强,不变形,不易破碎,纹理清晰。

金马鞍

金马鞍是木头做的,前后马鞍都是铁做的。马鞍外侧镶嵌着金匾,上面散落着几颗绿松石。马鞍前桥分四层,主纹为双龙纹,底层镂空雕花,第二层为龙头纹,第三层再次镂空雕花,最上层为双龙玩珠图案,周围有花卉图案装饰。

藤盾

藤盾高60多厘米,呈圆形,看上去有点像斗笠。将藤条纵向编织,然后用铁条捆扎。盾的顶部是一个圆锥形铁顶,制作精美,坚固,盾的背面有一个把手。由于盾牌是真藤制成,且分离时间过长,边缘有些破损。

藏族唢呐

藏族唢呐这种藏族唢呐,藏语称“加林”,是藏传佛教中经常使用的吹奏乐器,通常在重大佛教活动如宗教节日、活佛坐床、开光仪式。

天铁

天铁的发源地被认为是古象雄地区和苏皮地区。后来传遍了整个藏区。托甲的种类很多,有方形的、环形的。 ;动物、几何图形、扣环、金刚、大鹏;以及吉祥图案、金刚等神灵和Buddha 数字和其他图形。

藏族服饰

藏族服饰博物馆共收藏了各藏区的50余件当地服饰,展出29件,所有藏品均以形式展示的展览交流。民众。

5.青海藏族文化博物馆门票价格

2021年国庆,青海省5A级、4A级旅游景区、藏族文化博物馆、湟中县塔尔寺、自然资源博物馆全部收费。青海省省会西宁市以及州、县公园、人民公园、文化公园、植物园、湟水河湿地公园等免费入场。南门外体育场、市、县、州等体育场馆一级博物馆、文化中心、图书馆免费。

6.青海自然博物馆门票

自然资源馆的展区最好:有“土地、水域、森林、田野、湖泊、以“青草、生物矿产”为主线,向游客展示了青海壮丽、丰富的自然资源。实体沙盘与巨型曲面屏相结合的综合展示系统,给人以震撼、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有“万山之宗”、“中国水塔”、“千湖之国”之称;湿地面积居全国第一,为中国四大牧区之一;树木稀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矿产资源储量可观,绿色资源优势突出。

7、青海历史博物馆门票多少钱?

无需预约,请到馆参观凭有效身份证件等有效证件准时领取门票

8.青海历史博物馆门票预约

周二至周日正常开放,周一全天闭馆!9:30-16冬季 :30,夏季 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