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定时、定量、定地进食
对于每个人来说,一日三餐同时吃,可以形成固定的饮食模式。孩子要按时定量进餐,两餐间隔4~6小时。这是肠胃有效消化、吸收和排空食物的时间,保证营养物质充分消化吸收,保持旺盛的食欲。同时,要根据孩子的食量进行适量的膳食,并坚持每次都吃。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更不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一顿吃饱,一顿饿,然后就用零食来填饱。这会影响下一餐的食欲。同时,还会养成随意浪费的坏习惯。
(二)教育孩子均衡饮食,避免偏食
孩子偏食的原因其中包括身体因素,如消化不良或食物过敏,但更多的是环境和心理因素,如某些家长自身偏食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连续吃过多某种食物而产生厌恶反应,或者父母可能会限制孩子吃某些食物,导致孩子有不愉快的经历并拒绝它们。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做到以下几点:①有意识地用语言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今天的拌黄瓜真好吃,又新鲜又脆”,或者“我最喜欢吃肉丸子了。” “真香啊”等,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和食欲。 ②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用游戏的方式启发孩子尝试不常吃的食物,如“我们来做小白兔吧,小兔子”最喜欢蔬菜和萝卜”、“看看谁先得到小鱼的“池塘里的嘴”,这个方法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更有效。 ③ 特别注意不要用欺骗或胁迫的手段让孩子吃某些食物。这样会加深孩子对这种食物的厌恶感。最好暂时放弃,停止进食,直到孩子饿了、心情愉快为止。然后引导他吃饭。
(3)让宝宝自己吃饭
孩子不是天生的依赖者。每个孩子在七八个月大的时候,就有了用勺子“吃饭”的愿望。尝试让孩子自己做。 ,不要因为孩子吃得不好而限制或责备他。同时,可以提供一些条件和帮助:比如,给孩子套上围兜,防止孩子弄脏衣服,在地上铺一张塑料纸,方便孩子洒落,清洗衣服等。抓住孩子的手,让他接住,同时注意教导孩子正确引导孩子等等使用餐具的方法,并学习如何不将米粒撒在地板上。
(四)营造轻松愉快的就餐氛围
营造轻松愉快的就餐氛围也是培养孩子好好吃饭的一种方式。干净、有序、愉快、安静的就餐环境可以让孩子保持良好的进餐心情,让他们在进餐时感受到快乐的氛围。吃饭时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有利于消化。最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尽量避免在餐桌上对孩子进行批评、训斥或严厉说教。这样会破坏愉快的就餐氛围,降低孩子的食欲,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健康和教育不一定有效,但得大于失。
家长只需坚持让孩子独立吃饭,吃好饭的要求,开动脑筋,利用现有资源创造一个游戏氛围、持之以恒的积极鼓励、不断强化,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
(5)谨慎选择零食和饮料
对于各类零食,我们要分两部分来看待。首先,零食确实可以给孩子带来幸福、快乐的情感体验并进行调节。其次,现在的零食越来越丰富、精致,并且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它们可以作为补充食品。在正确的时间、适量地给孩子一些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饭前吃东西,更不要跳过正餐和用零食来补充。不要养成以饮料代替水而不是汤的习惯。由于饮料中过多的糖、糖精和化学添加剂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妨碍儿童补充开水,因此必须谨慎、少量食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