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长江旅游一体化(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圈)
力争在“三个示范区”建设中走在前列、发挥表率
聚焦建设世界旅游名城的目标打造一流“三张牌”示范区,打造特色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集群。围绕“两百万、百亿”乡村振兴产业园,聚焦家沃、鹏欣、文氏等一流企业,打造世界一流“三张名片”,擦亮蒙自“中国名片”石榴城”,提升蒙自过桥米粉、高端肉牛、高端浆果等特色品牌效应;深化“城市一体化”“三区联动”,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支持光伏、风电、天然气、有色金属等产业发展,努力与国家合作全省共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圈和昆玉洪旅游文化带建设,擦亮“百年滇越铁路” ”和“百年开港通商”“百年桥米线”旅游名片,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提升社会精细化和智能化治理水平。围绕建设沿边开放示范区目标,打造安全发展、循环互促的开放高地。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努力把蒙自建设成为滇南对外开放新高地和全省对外开放示范试验区直至外界。
统筹发展和安全两大问题,坚决扛起新时代固边固防重大政治责任,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筑牢安全防线。捍卫开放发展。坚持民族团结进步永恒的工作主题,以建设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力争年内成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努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城市。
2.大滇西旅游环规划勘察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梅里雪山镇位于德钦县飞来寺地区,距德钦县主城区8公里。这是中心梅里雪山热门观赏点“日照金山”是滇藏214国道必游之地,也是大滇西旅游圈的标志性节点。其次,小镇整体依山而建,面朝雪山。错落有致,与自然山林融为一体。这里可以看到雪山的绝佳景色。镇内街巷空间尺度宜人,步道纵横交错,游览路线清晰。飞来寺、白塔、小火炉等文化场所散布其间,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梅里雪山小镇的建设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具有鲜明的藏族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小镇的建筑风格以德钦传统藏族民居为蓝本。大部分建筑物都位于rm 矩形平屋顶。主色调为白色,象征着雪山的神圣,深红色则象征着袈裟,用作屋檐、窗台的装饰。整个小镇坐落在青山绿水之中。绿化建设采用橡树、松树等乡土植物,与天然草原、青稞园、村民菜地等绿化相结合,形成了自然宜人、热闹有趣、风土人情浓郁的小镇生态。环境。
梅里雪山小镇是德钦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聚集地,积淀了丰富多彩的藏族文化和生态文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
在香格里拉县西北部,有一片美丽的草原,那就是依拉草原。藏语中也称Nap一片海。
草原和海洋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环境在香格里拉融为一体。当夏季降雨较多时,这片草原就会被水覆盖,这就是纳帕海。秋天,水干了之后,草长得茂盛,这里就变成了绿色的草原。
无论你来这里看夏天的大海,还是秋天的草原,香格里拉总会向你展示最美的一面。相比之下,金秋时节来香格里拉似乎是一个更明智的决定。秋天的香格里拉,色彩斑斓。这并不是因为秋天的落叶色彩斑斓,而是因为远处的雪山,眼前的草原,漫山遍野绽放的狼毒花,让这片草原仿佛有了春天的磅礴生机。 。
攀登玉龙雪山是云南旅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白色的J阿德龙雪山是纳西族的圣山,也是很多人来丽江都想攀登的山峰之一。每年的这个时候,玉龙雪山的雪更厚,天更蓝,但天气也更冷,景色也更好。到达山顶后美丽的风景会让你觉得上山路上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丽江人眼中的雪山不仅仅是一座雪山,更是丽江古城的灵魂。也是纳西族的圣山。玉龙雪山纳西语称“欧鲁”,意为“天山”。共有十三座雪峰,蜿蜒连绵,犹如一条“巨龙”翱翔天际,故名“玉龙”。又因其岩性以石灰岩和玄武岩为主,有黑色和白色两种主色,故又称“黑白雪山”。这是纳西族的神山,相传是纳西族护法神“三多”的化身。
玉龙雪山位于丽江市以北约15公里处。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25公里。雪山面积960平方公里,景区面积263平方公里。拥有著名的春季白雪和绿雪冰川。 ,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旅游开发区。区内有冰川公园、云杉坪、甘海子、牦牛坪、玉峰寺、万山茶树等景点。
3.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打造一批1. 2020年成绩总结
电力总装机容量迈上1亿千瓦新台阶,全省自用电量比重首次迈上新台阶我。超过外部输送的功率;云南首台国产计算机成功上线,全国首个省级区块链中心成立;新增9个国家文旅品牌,大滇西旅游圈、半山酒店、特色小镇成为旅游新亮点: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等关键技术研究应用项目取得进展有序推进,建成全国最大的铂族金属回收基地。
新增高速公路3000公里,总里程超过9000公里,110个县(市、区)实现高速公路通达,大林铁路建成通车,蒙自机场已开工建设。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加快,水利投资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建设一批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旅游、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建成5G基站1.85万个。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233个。
启动首批国家乡村治理体系试点县建设,合作建设老挝第一个炼油项目和第一条高速公路。
六大水系出境跨境断面水质100%达标。抚仙湖、泸沽湖水质保持Ⅰ类,星云湖、异龙湖水质由劣Ⅴ类转为Ⅴ类。 能耗双控目标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三年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基本完成。
2. “十三五”规划成果总结
“十三五”规划目标基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经济总量取得突破,位居全国第一。排名从2015年的第23位跃升至第18位。绿色能源成为第一大产业,高原特色农业全面提升,智慧旅游和服务业支撑“半壁江山”。
五年间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里,进入高铁时代,新增里程超过1000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保护治理9个高原湖泊,森林覆盖率达到65.04%,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彻底消除中小学丙、丁类危房。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迈出新步伐。
经过艰苦努力,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得到动态“清零”。全力支持扶贫产业复工达产。产业扶贫覆盖168.53万户。深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18.2万人。
建设了一批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美丽道路、美丽湖泊。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首批国家乡村治理体系试点启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合作建设老挝第一个炼油项目和第一条高速公路。举办“永不落幕的CASE线上展”。中国(昆明)、中国(德宏)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4。云南省“十四五”规划滇西旅游环
滇西环轻松出行
214滇藏线是一条比318川藏线难度更低的自驾线路,路况较好,车辆较少。海拔逐渐缓慢上升,没有任何变化。ep有起有落,不易产生高原反应。几乎每晚都能找到低空补给点过夜。您可以同时领略滇西北和藏东的精华。非常适合第一次自驾进藏的朋友。
5.滇西旅游圈最新进展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梅里雪山小镇位于德钦县飞来寺地区8公里处远离德钦县主城区。是梅里雪山“日照金山”的热门观赏点,是滇藏214国道必去之地,也是大滇西旅游圈的标志性节点。整体依山势而建,面向雪山,错落有致,融入自然山林,拥有绝佳的雪山景观。镇内街巷空间尺度宜人,步道纵横交错,游览路线清晰。飞来寺、白塔、小火炉等文化场所散布其间,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6.大滇西旅游环地区综合交通规划从别致的木雕牌坊步入剑川木雕艺术小镇,宽阔的湖面上一座九孔石桥连接两侧,木雕雕刻艺术馆、风水塔、戏台、白族庭院……一座以剑川白族木雕风格为主、各具特色的小镇缓缓展现在您面前。该镇依托石河木雕村和剑川木雕文化产业园的木雕工艺传承优势。由石河古村新区和升级改造区组成。
木雕小镇距离2公里距大理高速、河间兰高速滇南出入口,石惠高速可直达镇内。 9月开业的木雕艺术小镇,将打造成集木雕加工、生产、销售、体验于一体的木雕全产业链平台和健康生活目的地,全面链接剑湖、剑川古城、沙溪古镇、老君山等旅游资源高质量、高标准融入大滇西旅游环。
7.大滇西旅游环线有哪些项目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梅里雪山小镇位于德钦县飞来寺地区,距主城区8公里德钦县。是梅里雪山的热门观赏点“日照金山”,是滇藏214国道必去之地,也是地标性点头大滇西旅游环线。
其次,小镇整体依山而建,面朝雪山。错落有致,与自然山林融为一体。这里可以看到雪山的绝佳景色。镇内街巷空间尺度宜人,步道纵横交错,非常适合游览。动线清晰,飞来寺、白塔、小火炉等文化场所穿插其间,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8.滇西北旅游环线兰坪县,全称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隶属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横断山脉纵谷地带。
兰坪县北与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接壤,东北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接壤,东南与安川县接壤,南与云龙县接壤,西与泸水市、福贡县接壤。属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是中国唯一的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通过建兰公路、黄金公路、卫兰公路、利兰公路等与周边县城呈星形相连,是内陆县与边境县的交界处。面积4325平方公里,辖4镇、4乡、104个村委会、801个自然村,人口20万。这里居住着白族、普米族、怒族、汉族、傈僳族、彝族等14个少数民族。它是滇西四地十县旅游环线的中心节点和主要入口,自然成为三江并流地区旅游通道的中心站。 “三河之门”是兰坪旅游文化的品牌。
兰坪县ty 所属:怒江州;行政代码:533325000000,代码前6位:533325;长途区号:0886;邮政编码:671400;车牌号:云Q;行政级别: 自治县;人口:约195,900人;人口密度:45人/平方公里;管辖面积:4325平方公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